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榜样|芦静:北京西站志愿服的金名片

2019-08-19 05:28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金名片

“上岗都穿‘蓝马甲’啊,暑运回程高峰来了,大家加油!”芦静边喊边鼓掌,仿佛要把自己的力量传递给围拢在身边的志愿者们。志愿者们鼓掌相和,纷纷消失在北京西站如织的人流中……

芦静,35岁,北京西站地区志愿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她不太愿意提及“官称”,更愿意大家叫她志愿者。

芦静在西站地区做志愿服务已经5年了,她第一个岗位是咨询台,刚开始经常被问住,“来问路的太多了,问知名的景点,我还能说清楚,可遇到问郊区的,或者刚流行起来的景点,我真不知道。”芦静回忆着,有点儿不好意思。怎么办?芦静想了个“笨办法”——把所有没回答上来的问题,都记下来,依次查找答案,写在折页纸上,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背……渐渐地,芦静有问必答,甚至还能察言观色,一看旅客表情,就能猜出是要问路,还是丢东西了,“八九不离十吧。”芦静笑着说。

2014年暑运,一位70多岁的老人慌里慌张地找到咨询台,不等芦静说话,就自顾自地说开了……原来老人要离京旅游,出了地铁,才发现没带身份证,不能取票,上不了火车,老人急得满头大汗。“您先别急,能办临时身份证!”芦静安慰着老人。天气太热,她先把老人让进阴凉地儿,又端来凉白开,等老人心平气和了,就陪她去办证……忙活了半个多钟头,芦静终于帮老人办好了证件,并把她送到候车室。

“要是专门有机构能帮助老人和孩子就好了。”芦静边抹汗,边琢磨。后来,在她的倡议下,志愿服务队安排专人负责帮扶老弱病残幼孕等重点旅客,并在2017年成立了爱心驿站,“现在,西站6个进出站口,6个爱心驿站,全程帮助。”芦静说。

芦静还是志愿者的志愿者。她为志愿者排班,给志愿者做培训……“大家为旅客提供服务,我得做好大家的后盾。”芦静说。

2018年春运刚结束,一位57岁的志愿者突然缺岗很久,“她不太请假啊,是不是出什么事了?”芦静有点儿不放心,赶紧去看望。原来春运期间,这位志愿者每天巡逻引导,膝盖不堪重负,有了积水,但她一直咬牙坚持……“春运太忙了,我离岗,别人的活儿就多了”,大姐的话令芦静十分感动,“是我没照顾好你。”芦静说。此后,她逐步完善顶班换班制度,既锻炼新人,又保护老队员。

忙着帮别人解忧的芦静,很少提自己的困难。

2017年暑运的一天,芦静突然接到母亲电话,说父亲手机丢在去医院的车上了,让她帮着买个新的,再办个号。芦静心头一紧,“怎么去医院了?”她赶紧安排好工作,赶到医院才知道,老爸心梗,要住院装支架。“要不是手机丢了,他们还瞒着我呢。”芦静眼圈发红。家里的事,芦静没和任何人说,白天坚持志愿服务,晚上在医院陪床。怎么不请假?“谁没家人呀,我请假,别人陪家里人的时间就少了。”芦静说。

现在,西站志愿服务队已达3000多人,除日常服务外,芦静还请来老师,为大家培训外语,“冬奥会就快到了,我们得早做准备,继续擦亮志愿服务这张北京的金名片。”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刘桦葳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