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基层医疗机构年底实现移动支付

2019-08-22 02:44 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北京基层医疗机构年底实现移动支付

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将增添17种长处方药品量

为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北京市卫健委日前发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今年内,社区医疗机构将采取多种举措,方便居民就诊。12月底前,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将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

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今年,本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体检、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为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开展急诊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年底前,这项举措覆盖到90%以上人群。为了能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专科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基于现有医联体合作关系,遴选适宜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并将服务下沉基层,满足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专科医疗服务需求。9月底前,全市将至少在100个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临床重点专科服务点。

百姓到医疗机构就诊难免会做各种检查。今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开展线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服务,促进居民自身健康管理。这项举措将率先在西城区、朝阳区、大兴区、昌平区等区开展试点,12月月底前将在全市推广。方便农村居民就诊的中医流动医院,今年对80个行政村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巡诊服务,实现农村地区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

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底实现移动支付

目前,本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科服务相对比较齐备,但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开设外科,今年9月底前,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将完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为患者提供包扎、换药等适宜外科技术服务。如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很多人支付时的首选,为了方便居民费用结算,卫生健康部门要求今年12月底全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提供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实现便捷结算。

增添17种长处方药品数量

今年为了方便签约居民用药,全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扩大了长处方病种,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纳入长处方管理,增加17种长处方药品数量,对符合条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最长不超过一个月用量的长处方服务。

由于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都是在大医院首诊,为方便居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了医联体内慢性病患者用药衔接,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需求登记服务,对下转患者延续二、三级医疗机构用药医嘱,提供处方延续服务,满足用药需求。此外,为方便签约居民预约转诊,医联体内的核心医院实行“优先向基层预留号源、专科医联体核心医院相关专科预留30%号源给合作医疗机构”等政策,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签约居民提供二、三级医疗机构预约挂号和转诊服务。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