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定都记|定鼎京华

2019-09-09 06:00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定鼎京华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28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终于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新的时代。

新中国定都在北京。九个月前,1949年1月31日,还被称为“北平”的这座城市宣告和平解放,让驰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免于战火完整地保存下来,为新中国定都奠定了基础。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北平”改称为“北京”,确定为新中国的首都。

新中国定都这件载入史册的大事,是从惊心动魄、艰苦卓绝中拉开大幕的。伴随着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进程和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实脚步,中国共产党开始描绘新中国的蓝图,对首都的选址早有谋划。

“北平”改称“北京”,最终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北平不要打”

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九月会议”,这是抗战胜利后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进程,提出了大约用5年左右的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日程表。

差不多相同的时间,沈钧儒等一批民主人士先后到达了东北哈尔滨,10月,在那里召开了三次座谈会,为一年后新政协的筹备和召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共中央当时曾指示东北局和民主党派,计划在哈尔滨筹备、召开新政协会议,宣布新中国成立。

哈尔滨,有“东方莫斯科”之称,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一直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也一度被作为新中国首都的备选地。考虑到哈尔滨是当时全国最安全的大城市,与苏联最近,便于取得苏联的支援和帮助,中共中央特地批准其为“特别市”,准备在这里建立新中国。

更早之前,抗战刚刚胜利,中共中央就曾考虑将哈尔滨作为中央驻地,还曾选择承德作为中央转战的中转地。但是国民党政权很快挑起了内战,向全国解放区大肆进攻。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期间,东北局还曾致电中央,建议迁往东北。但是毛泽东回电:“中央必须留在关内,我亦暂时不能离开。”

这时的国共实力对比,国民党在军事上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正如毛泽东在1946年8月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所说的,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进攻,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失去人民支持的国民党政权兵败如山倒。

事实证明,“九月会议”提出推翻国民党政府要用“五年左右时间”都是“保守估计”。“九月会议”仅仅两个月后,1948年11月,毛泽东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中断言:“现在看来,只需要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两个月,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这之后不到一年,新中国宣布成立。

也是在“九月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当时负责一兵团在山西作战的徐向前进行过谈话。听了徐向前的汇报,毛泽东讲:“看来太原不打是不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

“北平不要打”,目的是完整保存北平,以做未来新中国的国都。

“北平解放是全国打出来的”

“北平不要打”,不打,就要和平解放。可是和平与否,还要看据守北平的傅作义是何态度。

据时任华北野战军司令员聂荣臻回忆,争取和平解放北平的设想萌生于新保安、张家口歼灭战之后,即1948年12月下旬。“我先同罗荣桓同志谈了这个想法。我说,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和平解放北平,使北平这个文化古都免遭战火的破坏,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损失……如果党中央决定定都北平,那么打个稀烂,机关那么多人连个住处也没有。”

罗荣桓听后表示同意支持,而林彪认为和平不可能实现,还是要靠打解决问题。

事关重大,聂荣臻就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发了一封建议和平解放北平的电报。中央回电表示完全同意。

1949年1月14日,天津战役总攻打响,仅仅29小时后,天津解放。在战与和之间摇摆的傅作义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天津解放的第二天,傅作义便派代表与聂荣臻等人再次会谈。双方达成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初步协议,终于使北平完整无损地回到了人民手里,创造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北平方式”。

在北平和平解放一个月后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北平入城式是两年半战争的总结;北平解放是全国打出来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奠基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保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

“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

选择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中共中央有长期的思考过程和各方面的综合考量。在毛泽东和王稼祥的一番对话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最合理的抉择。

1949年1月,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王稼祥赴西柏坡参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去看望了毛泽东。交谈中毛泽东说:“我们很快要取得全国的胜利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在何处?”毛泽东接着又说:“历史上,历朝历代不是定都在西安,就是开封,要不就是南京、北平。我们的首都定在哪里合适?中央虽有个考虑,但还没有最后的答案。”

对这个问题,学者出身的王稼祥早有考虑:“依我看,现在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虽然自称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只要翻开历史就会知道,凡建都金陵王朝,包括国民党政府都是短命的。这样讲,带有历史宿命论的色彩,我们当然不相信这一套。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南京离东南沿海太近,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缺陷,我们定都最好不选在南京。”

“再看西安,它的缺陷是太偏西,现在中国的疆域不是秦汉隋唐时代了,那时长城就是边境线,现在长城横卧于中国的腹地。因此西安在地理位置上已不再具有中心的特点。这样一来,选西安为都也不合适。”

王稼祥再论:“黄河沿岸的开封、洛阳等古都经济落后,而且这种局面不是短期内所能改观的,加之交通以及黄河的水患等问题,也失去了作为京都的地位。”

毛泽东一笑相应地问道:“那么,哪里可以定都呢?”

王稼祥直指北平。“北平扼守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命脉之所在。同时,它又邻近苏联和蒙古,无战争之忧。此外,北平是明清两代的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也乐于接受。”

毛泽东连声称道,他说:“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

3月中旬,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从西柏坡迁往北平。北平开始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半年后,这座饱经沧桑的古都改名北京,成为了新中国的首都。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