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走出内涵集约发展新路

2019-09-25 06:33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走出内涵集约发展新路

今年年初,天安门东南的草厂四条胡同搬进来三位新居民——前门三里河边春风习习杂志图书馆的员工,她们是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年轻人。

她们住的小院,外观上和周围居民院差不多,可推门进去一看,却仿佛走进了现代化的住宅楼:客厅、厨卫、卧室,明亮、整洁、温馨,典型的一居室。

“房间里是电取暖,自动化控制,温度保持在23℃左右;灯是节能光,自动开关,光线很柔和,眼睛很舒服。”杜新颖对小院特别满意。24岁的她,老家在河北,来北京工作没多久,就住进了她向往已久的胡同。

室内现代化装修让人感觉不到传统胡同生活的不便,反倒对优点感受更强烈:“安静,空气清新,出门不用等电梯,去哪儿都很方便。”

杜新颖和她的同事们是“共生院”的第一批住户。“共生院”,是东西城共同推进的老城复兴的一种新尝试,旨在利用胡同腾退房屋进行现代化装修设计,吸引年轻人与大爷大妈为邻,为老胡同注入新活力。

“共生院”只是北京协调发展的一个小小窗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资源和人口协调发展;消除地域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一套内外协调的“组合拳”,为北京赢得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一盘大棋”已然开局。

疏解功能,让城市更加宜居

2017年11月底,有着30多年历史的北京“动批”退出历史舞台。

“动批”,是动物园地区12个批发市场的总称,共有摊位1.3万个。疏解前,日均客流六七万人,高峰期约十万人,八成以上是外埠来此进货的商户。汹涌的人流、货流、车流交织在一起,造成交通拥堵、噪音扰民、消防隐患突出。

这,是北京“大城市病”的一个典型症状。

北京市现今的城市格局,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初定的。1953年,北京市委成立的规划领导小组提出《关于改建和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进一步奠定了北京“多功能集中式”布局的雏形,北京的空间发展以旧城为中心向周围的郊区扩展。

1958年,在苏联专家的影响下,北京制定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还要迅速地把它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

一系列规划使北京成为单中心城市,并发展到极致——市中心集中了绝大多数的就业机会和资源,相应带来人口的聚集。

上世纪80年代,“动批”“官园”“天意”“红桥”“永外城”“大红门”“雅宝路”“秀水街”……批发市场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如雨后春笋。同时,城市“摊大饼”式地向外扩张,在五环到六环之间的城乡结合部,聚集了大量制造业、物流业、服装加工业等和首都功能无关的产业。非首都功能超常规的发展,使人口和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爆发,人口聚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地下水超量开采……患上了“大城市病”的北京不堪重负。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出,北京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减量发展”概念,确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北京城市总规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问题;把握好“舍”与“得”的辩证关系,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布局。

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让北京转变思路——围绕“四个中心”“四个北京”建设,从业态疏解到功能转型、从空间重构到产业匹配,“腾笼换鸟”的同时“留白增绿”……北京开始了艰难而坚决的减量发展。

“动批”市场的疏解,就是北京以“舍”求“得”的生动实践。

疏解后,“动批”地区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高峰期日均人流量锐减到1万以下;黑车、黑物流急剧减少,交通通畅了;噪音扰民、群租房等投诉少了,居民好评多了。

今年7月12日,“动批”区域未来规划沙盘亮相:万通小商品批发市场转型万通金融中心,世纪天乐市场改造成北京金融科技中心,官园批发市场将成为国新基金广场……到2021年,35万平方米的“动批”区域将发展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融合创新中心。

“动批”疏解是减量发展的一页。如今,核心城区的批发市场无一不疏解或转型升级。

2018年,北京实现“三个减量”:人口减少16.5万,城乡建设用地减少约34平方公里,建设面积减少1200多万平方米。与此同时,2018年,北京市GDP超过3万亿元,增长6.6%;新经济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1%;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4万元每人左右,居全国第一。

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让北京减掉“赘肉”,强健筋骨,更集中于紧紧围绕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着力补齐城市发展中的“短板”,提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让城市更加宜居。

60多岁的朱桂椿家住安化楼社区,2017年春天,她多了个新头衔——“小巷管家”。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更是城市的“面子”。2017年起,北京开始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要在核心区完成2336条背街小巷的整治,目前已完成1300余条,其余的要在今年11月全部完成。

在“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中,东城区龙潭街道改变自上而下的街区治理模式,招募社区党员、群众任“小巷管家”,作为街巷长职能的延伸,管好小巷最后一百米。目前,全市已招募近3万名小巷管家,充分发挥了社区居民自管会、自治商会等各类社会组织作用。

像绣花一样治理城市,小巷管家是城市精治共治法治的缩影。如今,“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等一系列城市精细治理的措施已在全市铺开。北京这座古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渐渐恢复神韵。

城乡统筹,建设美丽乡村

北京面积1.641万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占比不到10%。广大的农村地区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其中面积4290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红线区,更是北京的绿肺。

7月中旬,延庆区“双时助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35个品种7万余株盆栽菊花,陆续入驻世园会,向世界展示北京自主研发、延庆本土培育的菊花成果。

这是中国农业大学与延庆农民合作社合作的成果。

“世园会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是品牌推广,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合作社的实力,同时也帮我们厘清了发展方向。”社长时二小说,在与世园会对接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对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还达成了切花、盆栽产品采购协议。下一步,合作社将培育抗寒菊花品种,把目光锁定在延庆设有分赛场的2022年冬奥会。

世园会落户延庆,是北京统筹城乡发展、振兴乡村的重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非农业人口不及总人口的50%。新中国成立后到21世纪初期,北京城市化加速。2006年,北京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财政收入超过1100亿元,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落实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北京在公共财政方面向农村和公益事业倾斜,加大对山区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

2007年,北京市出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开始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同年发布了《关于调整和完善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补偿政策的意见》,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水平;到2009年底,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层面的“筹资标准、制度框架、补偿项目、工作目标”相统一。

到了2009年年底,北京市启动50个城乡结合部重点村改造。

唐家岭村,这个西北五环外的村庄曾是北京著名的流动人口聚集地。全村户籍人口不足3000人,流动人口却达5万多。

租房热催生了大量的违法建筑。村里的简易楼少则三四层,多至六七层,前后左右的楼间距极小,“贴面楼”“握手楼”比比皆是。有的人家甚至把违法楼盖到了大马路上,村里十几条主要道路的消防通道全部被堵死。全村每年有800万元的集体收入,拿出600万元维护基础设施和村庄环境,可是仍然脏乱不堪。

当年年底,唐家岭接受了一次彻底的“大手术”。

两年后,唐家岭新城在旧村西北角的空地上拔地而起,村民搬迁上楼,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家。村庄旧址上建起的中关村森林公园,面积2000余亩,拆旧村的老砖老瓦铺成园路,村民在这里寄托乡愁。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重大战略。

2018年夏天,市委书记蔡奇在调研中强调,要把握“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打造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典范;坚持首善标准,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实现全面振兴;突出生态宜居,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设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匹配的美丽乡村。

今年1月24日,市政府发布《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像抓城市工作一样抓好“三农”工作,像抓城市背街小巷一样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像抓城市治理一样抓好乡村治理,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

盛夏时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迎来一拨拨消暑的游客,环山面水的神泉峡景区人气颇高。过去,炭厂村祖祖辈辈以烧炭为生,因挖煤把青山绿水弄得满目疮痍。

退耕还林还绿,近年来,关矿疗伤,荒山被打造成山水相依、风景如画的景区,春赏花廊、夏观红石、秋饮神泉、冬赏冰瀑。村民们拿股份、开民宿,摘掉了多年的“贫困帽”。

夏日绿意盎然,平谷区大兴庄镇良庄子村头,水塘池水清澈、波光荡漾。这池水是村里新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净水,既可亲水,也为农田灌溉增加了水源。

“一个小小的污水处理站,让污水横流、蚊虫滋生的村庄旧貌一去不复返。点滴的改变让我们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良庄子村相关负责人说。

炭厂村、良庄子村……集中连片、点线面结合的美丽乡村风景线正在京郊大地绘就。

两翼齐飞 三地携手发展

走进通州区潞河医院门诊大厅,咖啡厅飘来的香味取代了消毒水的刺鼻味儿,盆栽绿植把室内空间打扮得如同花园一般。诊室中病房里,耳边不时传来河北口音患者的声音。

“北三县居民将纳入潞河医院的疾病样本库管理,潞河医院和北三县多家医院将共建京津冀医院管理中心,共同制定更详细的急救线路图,在转诊绿色通道、提升医疗能力、医疗人才培养上展开更多合作。”院长纪智礼透露。

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给北三县居民送来的福利。

濒临渤海、背靠太岳、携揽“三北”,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这就是京津冀。

长期以来,由于区域人口和功能过度向北京集中,形成了比较严重的“虹吸效应”——“大树底下不长草”,“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

2014年早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京津冀,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发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员令。习近平指出,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个领域率先突破。

三地打通扩容“断头路”“瓶颈路”800多公里,高速公路“断头路”加快贯通,国道“瓶颈路”基本消除。京津城际延长线、津保、张唐等建成通车,开行京津冀环形列车、通勤动车,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逐步扩大。北京新机场即将启用,天津航空口岸大通关基地全面开工,唐山机场扩建完工,沧州机场建成投运。京津冀主要机场实现一体化运营管理。

三地推进联防联控联治,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2018年京津冀13个主要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近一半。三省市2014年以来完成植树造林超过3200万亩,仅张家口一地去年就完成营造林601万亩。

曹妃甸示范区累计签约北京项目130余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达到941家,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达7300多家,2018年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227.4亿元、增长11.8%……产业协作持续深化。

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选择;在新的历史阶段,集中建设这两个新城,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出台“交钥匙”项目实施暂行办法,全额支持新建3所学校和1所医院“交钥匙”项目,对口支持的4所学校挂牌,5所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工作全面启动……北京以实际行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对雄安新区最需要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包括医疗、教育、科技创新资源等,做到“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一核”辐射,“两翼”齐飞。

北京,这座有着3000年建城史、800余年建都史的老城古都,正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接受着时代的检阅。

责任编辑:杨承渊(QN0044)作者:于丽爽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