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来自滴滴出行发布的十一长假平台数据报告显示,预计到9月30日,今年全国平台发单量将达3700万单,十一期间单量需求相对平缓但仍高于平日,而滴滴将投入共计1.7亿司机补贴和其他平台资源,用以缓和司乘双方的供需关系。事实上,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为一个长假投入1.7亿司机补贴和其他平台资源,着实是一笔巨大的成本。而这种巨大的投入背后,一方面体现了滴滴出行让用户长假期间出行体验更美好的初衷,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十一长假期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滴滴平台司机致敬。
据统计,在数以千万计的滴滴平台网约车司机中,21%是家里唯一的就业人员,12%是退役军人,51.5%是进城务工人员,6.7%是国家重点扶贫人员,他们是滴滴平台服务百姓出行的中坚力量。
在这股中坚力量中,300多万在滴滴平台注册的党员司机是引领者。在过去的几年中,在这些佩戴党徽的司机师傅们身上,涌现出了太多感人的故事,爱管“闲事”的北京的哥李福新、让夜晚温暖一点点的代驾司机王正亮、每次接单都是在“出任务”的豪华车司机台希豪、用26年寻找自己“英雄时刻”的专车司机马宝民……他们是滴滴平台服务百姓出行背后的真正英雄。
礼橙专车司机
马宝民:服务者的“英雄时刻”
北京人马宝民有三个身份:朋友父母的“亲儿子”、滴滴平台司机北京第一流动党支部书记。
26年过去了,53岁的马宝民至今记得和好朋友李德春的最后一次见面。那是199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家住得近的两人聊完天在分别的时候,李德春盯着电视说了一句:“你说人这一辈子,在世上能交几个真朋友。”第二天,因为帮助一位遭歹徒劫持的姑娘,李德春胸口被歹徒扎了两刀,牺牲了。
从那时起,马宝民失去了一个朋友,多了一双亲人。近30年的时间里,每年中秋、春节,他都是在李家过的。他的电话是李家最醒目的数字,写在号码本第一页,怕老人看不清楚,电话号码越描越大。
马宝民用很多年的关爱和付出成全了朋友当年的“英雄时刻”,他自己也有一个“英雄梦”,现实却经历了不少狼狈琐碎。他原本是个生意人,做机械加工零件出口到泰国。直到2014年,泰国的一场洪水冲垮了他的生活。零件卖不出去,厂子开始负债经营,到了2017年彻底倒闭,他本人负债累累。
一把年纪突然一无所有,父母年迈、儿子正读高中,做人的准则也不允许他当“老赖”。对当时的马宝民来说,做滴滴司机是他能够迅速找到、并且收入让他满意的最佳选择,他加入了滴滴,要努力赚钱还债。
从2017年5月31日成为网约车司机的那天起,马宝民详细记录着自己工作的数据。每天都在变化的数字张口就来:这天是他在滴滴平台上工作的第850天,他一共拉了10600单,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估计,再过上3年,债就能还清了。
由于表现优异,拥有28年党龄的马宝民当选为滴滴流动党支部第一支部书记。他非常在意这个工作,除了在线上带领党员司机学习,每次难得相聚的线下活动,也都非常用心地准备。
曾有司机问马宝民,都是跑车拉活儿,入党有什么好处?马宝民老实地回答:“当你带上这个标,别人看你就会不一样,因为你是一名党员了。”
马宝民说的标识,是贴在副驾驶座位前的一个红色贴纸,上面写着“党员司机”。去年11月,滴滴党委发起“红旗方向盘”行动,完成信息认证的党员司机,会在车内和滴滴出行app端拥有身份标识。更多的时候,乘客并不会留意司机的身份,红色的贴纸成了马宝民对自己的要求和提醒:“一侧脸就看到贴纸,就会时时想起自己是党员,应该把服务做到最好。”
三年里,他没有遇到过像李德春当年一样需要挺身而出的英雄时刻,但是他要求自己保持住这种心态:“只要乘客坐上我的车,遇到任何危险,我都一定会保护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日常党组织活动的最后,这位支部书记也习惯用一句说熟了的话结尾:“我是礼橙专车司机,很高兴为您服务,我们准备出发了。”
出租车司机
李福新:爱管“闲事”的北京的哥
有的时候,连家里人都觉得,李福新太爱管闲事了。
有一次,他接上一个去汽配城的乘客,对方告诉他,自己的车电瓶打不着了,要去买电瓶。李福新乐了,“我车上就有搭车线,我给您搭着了,您自己开车去不就成了么!”他跟乘客去了小区楼下,用搭车线连接了两辆车的电瓶,乘客的车子成功启动了。乘客要付修车费,李福新说什么都不肯要。
至于帮人打气、换备胎,帮乘客搬东西、免费送几瓶矿泉水,对他来说就更平常了。有趣的是,这么爱管“闲事”的不止他一人,还组成了一支队伍。
李福新是银山滴滴党员雷锋车队的一员,这也是全国首支由巡游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合作、以“互联网+党建”形式展开公益活动的“雷锋车队”。成立时,有20多位党员司机,车队成员的党员身份在滴滴app上随订单主动展示给乘客,这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去年,这支车队被评为北京市工人先锋号,今年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了全国工人先锋号。
很多人都受到过这支车队的帮助。去年大年三十,很多小饭店停业了,他们车队去包了饺子、热气腾腾地煮好,让没地方吃饭的的哥的姐来了就能吃上。今年高考,他们在后视镜系着代表公益的绿丝带,在高考考点附近免费接送高考生。人流量密集的节假日,他们也会提前部署,安排司机师傅们在机场、车站附近巡游,帮忙疏导客流。
时间长了,李福新给自己赢得了“李哥”的称号,大家都知道,李哥是个热心肠,有事找李哥。这个老党员有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执念:“对于别人来说可帮可不帮的事情,我就要帮,不光要帮,还要做好。”令他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司机师傅在他的带动下加入雷锋车队,“闲事”做着做着,越来越像大家自己的事了。
加入滴滴平台以后,不用时刻巡游,可以选择性地等单接单,节约了很多空驶里程,李福新有更多的时间做好事了。他已经习惯了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知道,很多时候,北京司机是外国乘客接触中国的第一印象,他希望自己能多做一点,让北京更好一点。
有一次,李福新在滴滴平台上接到一笔订单,乘客是三个德国人,急着赶飞机,李福新发现只剩下两个小时了。在参考导航最优路线的前提下,只用了70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
代驾司机
王军:让夜晚温暖一点点
王军今年47岁了,选择做滴滴代驾司机,起因是一场事故:
去年的一天夜里,王军一个做滴滴代驾的朋友送完乘客,骑电动车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右锁骨骨折了。王军得到消息,赶着把他送到了医院,之后的事情让他有些感动——滴滴公司不仅协助报销了这位代驾司机治疗期间的全部费用,甚至还有每天的营养费。
当时,王军正在考虑换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之前打零工,想给老婆买个礼物都要偷偷攒上好久的私房钱,朋友的事启发了他,“滴滴平台大、人性化”,很快,他也递交了材料,成了滴滴代驾司机中的一员。
同样的灰色头盔、马甲是他们辨认彼此的方式。王军说,刚开始的时候,自己有很多东西不明白,晚上送完乘客,还能赶上哪路末班车?哪条路骑车最安全?随便问一个同伴,都能得到很多代驾司机专属的生存智慧。
有一次,王军在昌平送完乘客,回程的路很远,他又刚好没有骑车。王军一边按照导航往回走着,一边在代驾司机页面上点击了返程按钮。
附近的代驾司机看到了王军的路线信息,马上给他打来了电话,他们几个人一起拼了辆车,“你站那别动,我们这就来接你!”凌晨12点多了,陌生的同伴们打车跑了近10公里,接上了王军一起走,王军再三要求多承担些车费,师傅们却说什么都不肯。
同伴间的关心让王军感到温暖,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获取力量。刚开始做代驾的时候,像是为了给自己“壮胆”,每天晚上出门前,党龄30年的王军都会把党徽别在代驾马甲左边缘最明显的位置上。
工作逐渐熟悉起来,戴党徽的习惯却保持了下来,这成了一种激励,王军希望自己也可以做更多事,让更多人的夜晚温暖一点点。
有时候,车子开进了小区,喝得不太多的乘客要求自己开,王军婉言制止:“我也不差这两分钟,你喝酒了,我把车给你停好再走。”遇到醉得厉害的乘客,王军有时把对方搀扶上楼,送到家人手上才安心离开。
最多的一次,王军一个晚上照顾了三位酒后呕吐的乘客,他马甲口袋里常备着纸巾,见乘客吐了,不用多说,第一时间就去帮忙买水。
滴滴出行党委统计,在滴滴平台上,党员司机的五星好评率高于95%,雨雪极端天气的时候,滴滴平台司机平均在线时长4小时,党员司机的平均在线时长是5.6小时。
(文中王军为化名)
豪华车司机
台希豪:每次接单都是在“出任务”
台希豪的起床闹钟仍然习惯设置成军号声,成为滴滴豪华车司务员之前,他当过5年兵,先后担任过通信员、首长公务员和文书。军人的习惯延续下来,对他来说,每一笔订单都是一次任务。
台希豪能脱口而出自己成为豪华车司务员的具体日期:2016年12月1日,因为这一天,是他退伍八周年的日子。一个巧合的机会,他从事了豪华车司务员。
但做了三年豪华车司务员以后,连他自己都有些惊讶地发现,他竟然喜欢上了目前的生活,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一次又一次为乘客提供最好的服务,他已经实现了安家置业的梦想。
谈起服务,他说作为豪华车司务员,他们信奉好服务有好回报。好的服务从乘客上车之前就开始了,按照豪华车的服务标准,司务员会选择距离上车点最近、最方便的位置停车,然后站在车外恭迎乘客上车。
为了应对可能会出现的紧急赶路需求,台希豪时常研究地图。他根据自己和同事的经验分析,在北京打豪华车的人群相对固定,起止点时常是机场、火车站、几个比较高端的酒店和小区,把这几个区域研究透,基本上能够覆盖到90%以上的订单需求。
这是军旅生活和豪华车培训留给他的双重印记。回忆起三年前报名加入滴滴豪华车的经历,台希豪笑说,感觉有点像现在的选秀出道节目。成为一名豪华车司务员,需要经过多轮面试,还有严苛的淘汰式培训。
面试当天,台希豪穿上了结婚时的西服,还特意去买了一条领带,面试结果让他惊喜,他获得了第二轮免试的资格,直接进入了培训的44人名单。
严格的培训刚刚开始,对于曾经给首长开车的台希豪而言,难点在于服务话术。他把起床号设定成手机闹铃,每天早上5点,号声一响,就一骨碌爬起来,一遍一遍背话术。
一周以后,包括台希豪在内,44人中的14人通过了考核,成为了滴滴豪华车司务员,好强的台希豪给自己定下目标:“既然要做司机,就要做最好的司机。”
他遵循着一套严格的规范。如果是预约单,往往提前半小时就到现场,日常的服务中,如果路况不好,他会尽可能精确地预估出路上的时间,在电话中提醒乘客:“天气很热,您在大堂里等一会儿再出来。”因为“在路边等和在大堂里等心情是不一样的”。
结束语
在滴滴平台上,李福新师傅、王军师傅、台希豪师傅、马宝民师傅只是数以万计的滴滴司机师傅的缩影。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滴滴平台在国内共带动1826万个就业机会,其中包括网约车、代驾等直接就业机会1194.3万个,还间接带动了汽车生产、销售、加油及维保等就业机会631.7万个。除了带动国内就业机会,滴滴平台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动了超过93万个海外直接就业机会。
滴滴平台既为短期内寻找工作的失业者提供了过渡性的就业机会,也为产业升级等造成的转移职工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有效降低了城镇失业率。高质量的新就业形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就业选择,也成为他们维持生计、补贴家用、改善生活的重要收入来源。此外,滴滴平台在保障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对更广泛的群体开放,工作机会的公平性高于传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