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民宗委在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召开市领导重点检查督促提案办理座谈会,民宗委在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政府组织召开“关于加快少数民族乡村发展,同步实现小康目标”重点提案督办活动。先后在长哨营满族乡三岔口村、喇叭沟门满族乡对角沟门村现场考察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高端民宿产业发展等情况,听取提案办理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民族宗教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和怀柔区有关情况介绍,委员们对下一步本市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民宗委主任池维生讲话。市农业农村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民族宗教委、市文化和旅游局、怀柔区、市政协提案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市政协民宗委委员近30人出席会议。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民族乡村发展放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中统筹部署、优先安排、高位推动。提案主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会办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民族宗教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及怀柔等有关区、乡对该提案办理高度重视,优先支持民族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民族村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推进民族村产业发展,加大对民族村的精准帮扶。截至目前,全市123个少数民族村,有32个已经撤并或上楼,9个列入棚改计划,其他82个村分两批优先全部列入2018年、2019年美丽乡村创建任务。民族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18年,全市民族村农民人均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700多元,同比增长7.6%;93.5%的民族村人均收入达到所在区或全市平均水平;民族村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8万元,同比增长19%;3个低收入民族村98%以上的低收入农户越线达标。
委员们在讨论中认为,这个提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对提案办理力度大,各部门坚持上下联动,积极负责,通力协作,推动落实有关民族政策,扎实推进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委员们对民族乡村的发展变化感到非常振奋,很受鼓舞。
委员们希望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继续从讲政治的高度,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提高对民族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充分把握北京“三农”工作和民族工作的特点,找准民族乡村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完善落实差别化政策,全面提升民族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治理水平,确保民族乡村同全市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委员们还就民族乡村产业调整升级、基础设施完善、农民内生动力激发、产业发展和环境改造凸显民族特色、加大统筹推进力度等方面对下一步我市民族乡村发展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