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12万尾北京濒危土著鱼“回家”了

2019-11-11 05:11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12万尾北京濒危土著鱼“回家”了

昨天(10日),珍贵濒危鱼类分别在延庆区妫水河、玉渡山水库和房山区拒马河同步放流,12万尾北京土著鱼迎来了“回家”旅程。这也是本市今年最大规模的濒危鱼类放流活动,将为改善北京地区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濒危鱼类种群资源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昨天天朗气清,宽阔的妫水河水光潋滟,4万尾瓦氏雅罗鱼结伴奔流入河,欢快地投入大自然怀抱。记者了解到,瓦氏雅罗鱼是我国北方知名的土著鱼,俗称华子鱼、滑鱼、白鱼,体侧银白,腹部为纯白或灰白,鳞片小,尾鳍青色。20世纪六七十年代,瓦氏雅罗鱼在官厅水库曾有较大产量,但近年来野外调查期间未曾采集到它的标本。2012年公布的《北京市地方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将瓦氏雅罗鱼列入亟须保护鱼类品种之一。

在延庆区更为寒冷的玉渡山水库也同时放流了4万尾细鳞鲑,这种濒危鱼种又叫细鳞鱼,因鳞细小而得名,多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清澈、溶氧量较高的山涧溪流。幼鱼身体上有数条垂直的暗纹,成年细鳞鱼背部呈黑褐色,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是北京地区自然分布的唯一鲑科鱼类,可是近年来其资源量急剧减少。

4万尾多鳞白甲鱼也同步在房山区拒马河保护区放流。这是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也叫白甲鱼、多鳞铲颌鱼,属于鲃亚科鱼类,早在530万年前它们便在此繁衍生息,水生动物学家从它们身上获取了许多来自远古时代的信息。然而随着历史变迁,环境的巨大改变使许多鲃亚科鱼类要么被迫南迁,要么彻底灭绝,多鳞白甲鱼作为鲃亚科鱼类中独树一帜的一支,在华北地区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它们的存在对于古生物学家们研究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为做好此次放流工作,北京市渔业协会组织专家对放流品种、放流数量和放流地点进行了科学论证。放流的瓦氏雅罗鱼、细鳞鲑和多鳞白甲鱼都是北京地区重点保护鱼类,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和近期资源调查数据显示,这三种鱼类在北京地区均有自然分布,开展物种恢复工作对北京地区珍贵土著鱼类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自2012年本市陆续开展增殖放流、加快水域生态修复工作以来,上述3种珍贵濒危鱼类已累计放流50多万尾。本次放流采用了多点放流的方式来增强修复效果,后期将通过持续监测、对比放流效果,不断调整放流方案,以持续改善珍贵濒危物种的生存状态。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孙云柯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