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宣布正式启动“诉源治理直通车”工作。千龙网发
千龙网北京11月13日讯(记者 刘美君)一条热线平均40秒直通法院,一款手机APP全天候随时联系法官,一个工作站集约处理群众司法诉求,一支法官队伍实现15个街道259个社区巡回普法全覆盖……11月12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宣布正式启动“诉源治理直通车”工作,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司法供给为手段,通过“线网站巡”等形式对接社区、直连群众,将诉讼咨询、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打出一套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依法化解“组合拳”。
“诉源治理直通车”工作具体包括三个落实机制、九项具体措施。直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依托“西城家园”平台提供多元司法服务,建成实体工作站,畅通需求收集渠道,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群众需要、法官来到”工作,打造多元解纷整体合力,开展定制式精准普法,前端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司法服务“多元零距离”;提供分析报告,发送司法建议,坚持定期走访,参与基层共建共治,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诉源治理直通车工作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司法参与社会治理的有益基层实践。
位于西城法院立案诉服中心的诉源治理工作站,是诉源治理直通车工作的总枢纽和指挥站。工作站分为热线接听、工单办理和视频调解三个区域,通过人工+自助模式统筹管理来自12368诉讼服务热线和“西城家园”APP“一网一线”的问询,提供线上回复、线下派单、线上调解、线下巡回、结果反馈、数据分析等24小时不打烊的司法服务。群众通过拨打电话或手机APP提问,就可足不出户获取精准司法服务,变“去法院办”为“家里办”、“手中办”。目前,工作站日均接听群众来电110通,群众等候时间约40秒。APP提问由管理员线上实时答复,复杂问题通过派单由相应庭室法官2日内进行回复,提问结束后群众可打分评价。工作站的良性运转,离不开一支由175名员额法官和西城法院赵海志愿者服务队员为主体组成的巡回法官队伍,他们根据派单及时开展巡回审判、诉前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工作,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纠纷就地解”。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区域共建共治,西城法院建立诉源治理报告机制,将不定期向党委政府汇报、向街道社区通报诉源治理工作动态,分析治理难点、痛点、堵点,反映社会治理中的风险隐患,提出多层次对策建议。针对诉源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帮助其健全制度、堵塞漏洞、规范行为,并通过主动回访、征求意见,积极督促落实。西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旭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西城法院诉源治理工作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突出成果,要求总结经验、立即推广。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寇昉指出,“诉源治理直通车工作机制是诉源治理工作的重要创新”,要求北京高院相关部门研究推广。
数据显示,西城法院2018年收案总量达80487件,其中婚姻家庭、物业供暖、民间借贷等涉社区治理类案件21138件,占全部民商事收案的41.17%。“诉源治理直通车”精准锚定涉社区治理类案件,力促纠纷源头化解,全年预计可接收群众来电约3万通,力争将80%的群众诉求解决在线上,将近1/4的涉社区治理民商事纠纷化解在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