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夯实全面小康之年首都发展基础 疫情下北京如何保障农业生产

2020-04-30 11:03 农民日报

来源标题:夯实全面小康之年首都发展基础——疫情之下看北京如何全力保障农业生产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相比往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下,各地正铆足劲“两手抓”,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为夺取农业全年丰收夯实基础。处于最严疫情防控下的北京,也不例外。

3月25日,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市委书记蔡奇、市长陈吉宁分别作为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参加,这也是今年以来全市最高规格的“三农”工作会议。4月14日,北京又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两次会议内容虽有不同,但会议精神是统一的,即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切实抓好今年全市“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冲锋号接连吹响,唯有全力以赴。从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到抢抓春耕生产,再到为农业企业解忧,北京农业系统积极作为、勇担使命,以有力举措解决农业领域复工复产的“痛点”,为北京今年“三农”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筑稳“底板”。

急农民心头之急——多举措缓解京郊农产品“买卖难”

昌平区兴寿镇香屯村的草莓种植户李瑞霞有3亩草莓大棚,春节前,看着大棚里红艳艳的草莓,她以为会像往年一样卖出好价钱。可让她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周的时间,大棚就陷入完全无游客采摘的困境。眼看着一颗颗草莓由绿变红再变深红色,最后慢慢烂掉,李瑞霞却没什么好办法。

受疫情影响,北京市部分地区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买难”现象。为促进疫情期间京郊农产品销售工作,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了农产品销售工作协调小组,小组成员不仅有政府部门,还有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市场主体。

破解“买卖难”的对策之一就是让卖方和买方“手拉手”联结起来。为此,工作小组加强与郊区农产品主产区和规模生产主体的联系,打通供求信息渠道,推动产销有机衔接。各涉农区也积极协助农产品生产主体与辖区内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展“点对点”对接,建立稳定的产地与市场对接机制。

与此同时,买卖双方对接的方式也有了升级。针对疫情期间线下采集农产品供需信息不便,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利用大数据,开发上线了“北京市农产品供求信息采集平台”,让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就能填报需求。

李瑞霞第一时间在平台上注册发布了滞销信息。“陆续有人给我打电话订购草莓,有通州、顺义的,也有东城、西城的。”从第一次发布消息至今,她的草莓销量一直不错,虽然价格比往年低了一些,但避免了烂在地里,“我家的草莓差不多能卖到6月,这个平台真是为我们种植户解决了大难题!”

截至目前,“北京市农产品供求信息采集平台”上已有495个生产主体发布农产品供应信息共计813条。这些信息通过政务网站、商超群、京津冀农产品行业联盟、市农产品流通协会等各类途径发布。通过对生产主体电话回访显示,大量草莓、蔬菜等农产品实现了成功交易。

不误农时抓春耕——确保农资和农业技术指导“紧跟上”

“天气越来越暖,春耕更得加把劲,中国大桃第一镇的金字招牌要立住!”近日,在平谷区大华山镇,果农们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忙碌在桃园里,剪枝、施肥、浇水、补栽树苗……为全年大桃稳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备耕春耕,农资先行。大华山镇是京郊果品产销重镇,为促进镇域内25家农资生产销售网点的复工复产,该镇政府部门帮助策划线上销售、线下配送的服务模式。农户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预定农资,同时鼓励农资销售点与种植大户、村委会紧密合作,将有机肥、种子等点对点送到农户手中,及时为村民春耕生产提供农资需求。

从大华山镇放眼至平谷全区,再将视线拓展到怀柔、密云、顺义等涉农区,各级农业部门担当作为,广大群众积极生产,一幅热闹的春耕图已经铺展在京郊大地上。

为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农业生产目标任务,北京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抓紧抓实抓细农业生产各项工作。总的来看,全市春耕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保障农资供应充足,让京郊农民吃上“定心丸”。目前,全市1152家农资经营门店开工率达92%,47家重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全部复工;全市准备种子220万公斤、化肥约4万吨、农药1800吨、育苗1.65亿株,能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发挥北京资源和技术优势,为春耕生产提供科技“配方”。全市10个创新团队组建技术服务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和技术指导服务,服务区域涵盖昌平、大兴、密云等全市11个区,辐射至津冀和全国其他省。通过技术指导,京郊蔬菜生产水平得到提高,叶类蔬菜生产规模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0.1%。

此外,为确保各项技术措施指导落实到位,各区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短信邮件等形式,将春耕生产工作意见、小麦春季管理和春播玉米生产技术规范等及时传递给农户。

京郊春耕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为全市粮食和重要副食品的供应安全提供保证。目前。全市春播粮食作物面积约48万亩;全市蔬菜在田面积9.5万亩,日产约2500吨;日光温室春季倒茬换茬基本完成;全市确定了新建养殖场12家、改建或扩建养殖场6家,已有8家新建、2家改扩建养殖场正式开工。

企业有难政府帮——政策资金齐发力疏通生产“堵塞点”

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农业企业受到较大冲击,运输难、资金难等成为许多企业复工复产的“痛点”。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复苏,千难万难不能难了企业。为此,北京农业部门成立了13个工作指导组,指导各区统筹防疫与生产工作,深入涉农企业了解实际需求。目前,已帮助788余家生产经营主体协调解决贷款、应急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产销对接等问题,并建立动态台账,逐一挂账解决。目前,累计收集问题348个,已100%解决。

为解决涉农企业资金筹措难题,北京农业部门积极帮助企业对接金融机构。一方面,对接银行机构解决贷款需求,第一时间与农发行北京分行、农行北京分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对接,已为17家农业经营主体争取新增授信75.8亿元、贷款投放8.2亿元。

另一方面,对接担保机构,发挥政策性担保作用。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出台担保费优惠政策,将疫情期间所有涉农主体提供的担保融资的担保费率下调0.5-1个百分点,其中对于提供蔬菜、禽蛋肉等生活资料的重大和直接保障民生的经营主体的担保费率不超过1%。

针对企业农产品和农业物资跨省运输不畅问题,北京积极协调落实相关“绿通”政策,精准发力,疏通各环节的“堵点”。截至目前,北京农业部门已组织生产主体对接114家运输服务物流企业,为418家种子、化肥、农药企业出具《民生保供企业证明》,向28家企业出具跨省应急物资调拨(转运)证明函和通行证224份,保障企业运输环节畅通。

“现在我们的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畅行无阻,并双向免收过路费。同时进入产区时,有关证件得到当地认可。这些实实在在的方便,不仅为我们企业节约了时间成本,也降低了经济成本。”政府切中要害的帮扶和服务,引来京郊涉农企业的纷纷点赞。

春风暖心,催人奋进。接下来,北京将进一步压实粮食安全区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区长负责制,千方百计稳定粮食和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指导,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同时做好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作者:李庆国 芦晓春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