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扶贫报告•青海卷】北京援青干部李莹:再赴玉树

2020-09-25 06:13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再赴玉树

李莹

北京援青干部

地点:玉树州北京援青干部指挥部

“青海,我回来了。”2019年8月,石景山区商务局副局长李莹再上高原,他甚至觉得有点儿像“游子归乡”。

汽车驶出机场,窗外的巴塘草原依旧美丽,京玉旅游1号营地拔地而起,帐篷和房车多了起来;进入市区,笔直的公路两侧,连锁餐饮、大型超市、品牌服装店鳞次栉比;北京参与投资的琼龙公园宛若一条“绿色飘带”……一路上惊喜不断,李莹确信,再赴玉树的选择是对的,“第一次援青时,我参与了玉树灾后重建,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要为玉树重生再做贡献。”

李莹原本觉得已经对高原反应有了免疫力,可一到玉树,胸闷、耳鸣、头疼……高原反应的症状一样没少,睡不着觉的毛病比第一次援青时还严重。“大家都说援青干部第一年靠身体,第二年靠精神,第三年靠药片,我这次直接靠药片了。”李莹打趣道。

虽然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但李莹还是干劲十足,他说是玉树的变化,给了他力量。

2013年,李莹第一次到玉树时,街面上尘土飞扬,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到处都在搞建设,白天行人很少,晚上漆黑一片……

如今,新城拔地而起,道路干净笔直,藏式建筑错落有致,当地人打扮入时,还能见到外国游客,快递小哥在城市里奔忙,不少餐厅都营业到临近午夜……

李莹渴望赶紧融入到这飞速的变化中。

这次援青,李莹担任北京援青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协助推进各类对口支援项目是他的工作之一。“在路上”成了李莹的工作状态,他总想跑得再快点儿,能让项目建设得更顺利。

前不久在称多县落地实施的三江源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项目,就是李莹和相关援青干部在指挥部领导的带领下跑出来的。

称多县距离玉树市单程100多公里,山路“十八弯”,雨雪天路面结冰,跑一趟都不容易。但李莹他们跑了好几十趟,现场考察,座谈对接,相关的电话一天就得有好几十通……看到项目从无到有,看到牧民们的笑脸和眼中的期待,李莹满足极了。

离家三年,想家是每个援青干部都要迈过的坎儿。作为办公室主任,李莹把对自己家人的思念埋在心底,千方百计地为援青干部营造家的感觉,做大家的“家人”。

第一次援青时,李莹在称多县工作,因为地震,县里的办公室几乎没有一块整玻璃,县委书记的办公室连门都没有,只有一道布帘子,一个炉子、一张折叠床和一张办公桌。那一年,北京援青干部就住在临时板房里,四处漏风,晚上电线打在房顶噼啪作响。

2015年,援青干部在玉树有了“大本营”,大家搬进宿舍楼,“1到11层每间宿舍我都验收过,还在一层食堂收拾炉灶时流过血。”李莹边说边举起左手,手指上有一处很明显的伤疤。

李莹的手机24小时开机,援青干部们已经习惯了“有困难,找李莹”。他曾半夜把身体不适的同事送到医院,守了一整夜;有人屋里漏水、停暖,他赶紧联系工人,甭管多晚,都要把问题解决;他还记得每个干部的生日,每回都张罗一场热热闹闹的生日会……

“大伙儿的辛苦我全看在眼里,有人在高海拔的县里一住好几个礼拜,有人天天加班加点……我为他们做好服务,他们就能全身心投入到援青工作中。”李莹说,让玉树更美,让这里的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是他和每一位北京援青干部心中最大的心愿。

责任编辑:詹雨泉(QZ0018)作者:武红利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