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前门东大街公共空间改造居民参与设计

2021-01-09 06:41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前门东大街公共空间改造居民参与设计

前门东大街公共空间概念方案征集终期评审会近日落幕。该项目涉及前门东大街5处公共空间,邀请社区居民和设计师志愿者共同协作,由居民亲手参与设计改造自己家门口的公共空间,此次方案征集中涌现出的亮点创意将被充分吸纳进最终设计当中。据悉,此次公共空间改造实施方案的设计工作即将完成,并有望在年底施工建设。

据介绍,该项目设计场地包括前门东大街在前门街道辖区内的范围,东起祈年大街的路口,西到前门东路,南至前三门住宅楼、规划展览馆,老北京火车站,北达沿街商业区的城市公共空间部分。

“这儿大部分空间都被机动车和电动车占了,居民的活动区域被挤到楼前,平时休闲锻炼都受影响。”在此次改造方案征集的5处节点之一——前门东大街6号楼前区域,停车占道和居民活动空间需求的矛盾已经存在很久,附近居民多对此颇感无奈。获得此次方案征集最佳设计奖的“前东漫时光”作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居民代表张一丹在介绍方案时说:“针对停车问题,我们打破原有的硬性边界,使通行变得更顺畅,缩减停车位的数量,只保留面向居民必要的停车位,将原来90度停车改为45度停车,两侧通行空间更宽阔,居民停车更方便。”此外,方案还进一步挖掘前门的文化内涵,设计了镂空的景观城墙,寓意城墙和城门,并设计了象征护城河的蓝色健身步道。

前门东大街4号楼前的临街小广场存在的问题则比较特殊,这里虽有个小花园,但使用率很低。获得最佳创意奖的作品“老幼共享,比邻而居”就此提出了解决方案。方案设计出不同的功能分区,包括健身运动区、自然休憩区和儿童活动区。在健身运动区中,预留了开阔的运动空间和丰富的器材设施,并设置流线型的休憩廊架。自然休憩区中间保留了原有的一棵大树,设计了更多的生活设施,便于居民日常交流。在儿童活动区中,则利用原有树木,设计出丰富的林下空间,并建有一个可自由奔跑的滑道。

该项目涉及的5个改造区域还有前门东大街社区居委会门前小广场、团中央和前门东大街12号楼前绿地、正义路南延区域。自去年8月27日项目启动以来,共有17组居民和设计师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参与,每组一般包括2名设计师和2名社区居民或单位职工代表。

据介绍,2018年,前门东大街的改造项目就被列入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第二批试点项目库。项目的承办方、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提升研究促进中心秘书长惠晓曦说:“通过居民亲身参与自家门前的设计,我们希望不仅能让物理空间设计更合理,也能借此机会促使居民参与社区建设,进一步培养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责任编辑:冯翀(QZ001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