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小区停车难,社区交警来了!

2021-01-20 05:45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小区停车难,社区交警来了!

老旧小区、平房胡同的停车问题是如今城市治理面临的普遍难题,一面是有限的停车空间,另一面是日益上涨的停车需求。解决这一难题除了政策法规的支撑,也同样需要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自从近年来探索交警进社区模式后,社区交警利用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为居民出谋划策,一些胡同和老小区的停车问题开始出现转机。

陈凤山警官与记者共同探讨胡同停车位的施划问题。

陈凤山警官带领社区干部、记者共同到现场勘查胡同的停车条件。

梁玉新警长正在小区里指导居民停车。

胡同停车位 一个个商量着“抠”

1月18日下午2点半,西城交通支队广安门大队的陈凤山警官和本报记者一道,赶到椿树街道梁家园社区,共同帮助这个平房社区解决停车难题。早在2020年7月,陈凤山便关注到这个社区的胡同停车问题,并逐渐摸索出初步的解决思路。如今,随着一些新变化的出现,他又在琢磨新办法了。

梁家园居委会的会议室里,坐着两位社区书记,一位是2020年12月刚到社区的新书记张斌,另一位是社区的老书记刘飞。一听说是要解决胡同停车难题,刘飞赶了回来,这里的胡同过去停车什么样,他最清楚。两位书记说,梁家园社区的范围现在有了新变化,椿树街道的红线社区拆分了,新成立了永光社区,重新划分后,梁家园社区范围内,原有的11条胡同增加到了15条,过去解决停车问题的思路需要跟上新变化。

“大方向不变,具体细节咱再好好商量一下。”陈凤山警官手里端着两张平面图,一张是梁家园社区的平面图,另一张则是整个椿树街道辖区的平面图。陈凤山说,要解决胡同的停车难题,不单单是看眼前的这几条胡同,更得结合整个辖区胡同群落的交通微循环,知道车要怎么走,才能知道车该怎么停。

“对,咱们先把胡同行车方向理顺。”在场的两位社区书记一致赞同。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梁家园社区的常住居民有1324户,机动车大约200辆。目前周边胡同大多以南北、东西向的单行线为主,在四川营胡同南段、西草厂街西段则设置双向行车线,方便离胡同口近的车主出入。

“按照这个行车路线,那么这里是不是可以放下两个车位”“再往前是院门,这里肯定要让出来。”……两位社区书记、一位交警再加上记者,大家围着桌上的平面图,一个一个“抠”车位。“这就是胡同停车的特点,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的情况下见缝插针,每一个停车位都需要拿出来单独讨论。”陈凤山说。

“纸上谈兵”结束后,下午4点,两位社区书记、陈凤山警官和记者紧接着就来到教佳胡同现场考察。这是新划入梁家园社区的胡同,1月16日,胡同路侧的新停车位刚刚施划完毕。按照陈凤山的建议,开展居民自治停车可以采取从易到难的办法,教佳胡同是单行线胡同,路况相对简单,此前经过和居民的商量,大家的意见也比较统一,所以先拿这条胡同当做试点。

记者看到,这条胡同停车位并不像小区或市政道路路侧那样整排设置,而是零零星星的,有的避着消防通道,有的躲着居民家院门,总共十几个。附近居民看到陈凤山,就像看见老熟人一样,纷纷迎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起自己的意见想法。“我想固定停在门口这个车位行不行,这样离家最近?”现场居民们类似的提法不少,初衷都是为了自家方便。陈凤山则耐心地解释,这事儿得商量着来,“您看,以前咱们没有停车位,在胡同里停车都是违规的,您还得提心吊胆怕贴条不是?现在有了正规停车位,算往前迈了一大步。别看这门前的停车位是流动的,但使用停车位的都是街里街坊,您即便不在门前停了,顶多远个20米,您看能接受吗?”

慢慢地,居民们分歧的声音少了,大家说对比胡同以前的停车乱象,现在已经强了很多。“胡同停车资源稀缺是个现实问题,现在的改变,凝聚着我们大家的努力,未来也需要大伙儿互相理解。”一位居民说。

陈凤山告诉记者,自从他来到社区,和大爷大妈们常聊,很多工作经验是聊出来的。“就拿居民停车自治来说,为什么要自治,因为要先帮群众解决眼前最实际的困难,再把大家组织起来,接下来的工作才能有良好的基础。”

了解梁家园社区居民的需求后,社区书记、警官和记者也自领了任务。张斌表示,会继续想办法,为居民挖掘更多停车资源;陈凤山说将从法规政策上提供更多支持。记者也表示,将从媒体渠道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给社区,为治理停车难题出谋划策。

老旧小区 捋顺停车“乱麻”

除了在胡同停车难题上发力,在过去一年里,交警进社区的工作机制不断推广,在很多老旧小区里也成效显著。永定路85号院就是一个典型。过去停车问题异常复杂,随着海淀交通支队公主坟大队梁玉新警长的介入,不断和属地永定路街道、居民商量探讨,小区的停车秩序逐渐捋顺了。

永定路85号院周边有医院、酒店,院里还有饭店、幼儿园,外部车辆占用居民停车资源的问题由来已久。2020年10月,梁玉新走访小区时也发现,小区道路很窄,如不合理利用空间,错车都很困难。然而想解开这么多“乱麻”,仅依靠执法是办不到的。“比如一块空地谁能停谁不能停,这事没法靠法律来衡量,更多还得靠商量。”梁玉新半开玩笑地说,自从下社区后,自己的角色好像不再只是执法的交警,常常被大家叫做社区“军师”。

永定路街道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人秦令东告诉记者,过去永定路街道隶属于航天二院,又称之为大院街道,辖区内的小区大多是产权单位的宿舍,管理依靠产权单位。2019年6月,永定路街道改制为区属街道,拥有了物业管理。既然有了物业服务,还像过去那样满院子乱停车,居民也开始有意见了,“现在有‘军师’来帮忙,居民反映的小区交通问题,我们更有信心解决了。”

梁玉新分析说,小区停车虽然乱,但能理出头绪,在小区摸底调查后,就定下大原则,消防通道、小区主干路必须让出来,因为这与小区的消防安全、内部行车微循环息息相关,而其他区域设置停车位则有较大的商量空间。这一建议得到属地街道、社区、派出所的大力支持,现在小区的停车线重新施划后,停车混乱的情况比之前好了很多。

1月18日,在永定路85号院里一家饭店门前记者看到,停车井然有序。梁玉新告诉记者,过去来吃饭的人开车进了小区,也需要停车位,对此居民看不惯,有的就不允许车开进来,有的说应该收高价停车费,一时众口难调。梁玉新和大家商量,如果饭店顾客不过多占用居民车位,只把车停在店门前区域,且不影响正常交通,大家能接受吗。在这一提议得到居民认可后,梁玉新找到楼院里的饭店及其他社会单位,给他们定下“新门前三包”的要求。“我所说的门前三包,是餐厅要保障停车秩序、车辆安全以及行人安全。”

小区门前要装抬杆,但是小区大门较窄,装了抬杆意味着无法再分离出一条人行道,居民和梁玉新商量,希望他给想想办法。梁玉新说,这是大伙儿的合理要求,同时人车分行也是交通法规的要求。要拓宽大门,唯一的办法是拆除门前两个旧门垛,而这两个门垛涉及到产权单位固定资产的问题,梁玉新牵头,和属地街道、社区找到小区产权单位,一边是讲居民的意愿,一边是宣传法律法规,这样的工作方式也得到了产权单位的支持与理解。

梁玉新总结说,跟居民商量属于服务,跟企业定规矩属于管理,两者相结合,才能把这个小区的特殊情况处理好,矛盾化解开。除此之外,作为交警,还要发挥协调作用,面对停车难题,需要各方的支持,协调属地政府、地区的企事业单位,把各方都容纳进协调、商量的范畴,问题能更快推进。

随着工作的深入,居民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就拿小区的交通微循环来说,车辆进出到底怎么走,大家找我商量时,尽管意见不一,但都考虑车怎么走小区才不堵,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考虑自己的方便。”梁玉新颇感欣慰。

对话

“群众关心哪儿的交通问题,交警就跟进到哪儿”

1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就百姓关心的交警进社区话题,采访了政治处副主任权笑宇。

记者:交警进社区工作机制的初衷是什么?

权笑宇:近年来,社区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停车难、停车乱等一批群众家门口的交通乱象,成为影响群众出行、回家“最后一公里”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随着北京探索创新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不断深入,2019年下半年,局党委调查社区及周边交通问题后,提出创新交警进社区的工作机制。

记者:交警进社区后,最关注的问题有哪些?

权笑宇:最核心的工作是聚焦治乱,群众最关心的交通问题出现在哪里,交通民警就要跟进到哪里。以老百姓关注的点为重心,特别是对12345热线反映最多的出行、回家“最后一公里”的停车难、秩序乱等问题。经过详细梳理统计,现在居民反映的问题共有258种。交警进社区,就是要采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工作机制。主动梳理交通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诉求比较多的重点社区,进行主动治理,主动介入,主动协助街乡、社区和群众,共同通过沟通、协商,促进社区交通问题的化解和排查。

记者:交警进社区工作机制目前进展如何?

权笑宇:2019年11月30日,试点工作在全市39个社区展开,经过近10个月的试点,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同时目标更加明确,措施也更完善。2020年9月27日该项工作全面铺开,目前在全市共有142个重点社区,并以“一区一警”的工作机制,推动社区内交通问题类的治理和化解。

记者:交警撤离社区后是否会出现问题反弹?

权笑宇:参与相关工作的交警心中都有一个概念,每一个社区都是一片“责任田”,不存在完全撤出社区的情况。日常的工作中,小区的车辆数量在变化,居民诉求也在变化,整体工作会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动态调整。在一个社区达到基本治理效果后,交警在继续提供支持保障的同时,也将把经验带到周边社区,通过辐射周边的方式,将成功的治理经验进行复制推广,带动更多社区解决交通难题。景一鸣 崔家宁 文并摄

记者手记

交警和居民的“大局观”

记者在调查中明显感受到,交警进入社区后,思想也在发生转变。不少社区交警反馈,社区的很多交通问题,难以依靠单纯执法来解决,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区的交通治理出谋划策,给社区提出建议,帮居民化解矛盾。在符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启发居民通过商量、协调,找到公共利益的平衡点。

不仅如此,他们还更加理解了小区内外的停车难题,充分认识到小区里停车难、循环不畅通,与外部道路拥堵、乱停车并不是割裂的问题。在进行道路执法工作时,也更多了全局观。

交警进社区,改变的不仅仅是交警,还有居民。交警到了社区,带来的不是执法的威严,而是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这身警服对居民们来说意味着公信力。社区停车难题,在法律难以衡量的情况下各说各的理,停车资源有限,利益杠杆又摆不平,是问题的核心。交警来了,从大家更愿意找他评理,更愿意相信他的建议,最后再到转变思路,过去是从个人利益出发,现在是从公共利益出发,在想自己的同时,也理解了交通安全、小区微循环畅通等公共利益问题也与自己息息相关。居民的思想里也多了一分大局观,这或许也是一个社区,乃至一座城市治理走向成熟的重要元素。

责任编辑:詹雨泉(QZ001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