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春节元宵节期间推出9大品类200余项重点文化活动

2021-02-02 00:58 新京报

原标题:2021年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以线上活动为主,设15个节日主话题

推出9大品类200余项重点文化活动

1月31日,红桥南街,工人将几十只红灯笼挂到路两边的树上。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1月30日,石景山区鲁谷街道六合园南社区,居民正准备用春联、福字等装点社区。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春节期间文化活动推出“牛欢欢——云上合家欢”“牛逛逛——庙会过大年”“牛乐乐——视听过大年”“牛美美——演艺过大年”“牛品品——节俗过大年”“牛观观——展览过大年”“牛笑笑——消费过大年”“牛遛遛——旅游过大年”“牛犇犇——健康过大年”等“九大品类”、200余项重点文化活动。

新京报讯 昨日(1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24场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主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杰群、东城区副区长刘俊彩、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等出席发布会,通报北京最新疫情,发布疫情防控有关信息。

关注1 活动

文化活动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

昨日发布会上,王杰群介绍“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2021年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有关安排: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在京过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将组织开展“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2021年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以线上活动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线下活动涵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影剧院、公园等,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错峰等方式有序开放。线上活动平台为“10+41+31+N”,即依托北京广播电视台10个电视频道、41套广播,属地31家重点互联网站,全市各级文化机构的官网、新媒体公众号和各区融媒体等互联网平台,以“三网联动”、全媒体贯通的形式,开展全市节日文化活动。

二是设置15个节日主话题。从2月4日腊月廿三小年到2月26日正月十五元宵节,设置15个节日主话题。以网络打破时空概念,连接心灵情感,引导在京过年的市民群众文化过节、文明过节、健康过节、安稳过节。

三是推出“九大品类”重点活动。注重文化与科技、旅游、健康、消费等融合促进,积极进行新探索,尝试注入新元素,充分运用新语汇,以生肖牛+品类的方式向全体市民群众发出“在京过个安心年”的真诚邀约,推出“牛欢欢——云上合家欢”“牛逛逛——庙会过大年”“牛乐乐——视听过大年”“牛美美——演艺过大年”“牛品品——节俗过大年”“牛观观——展览过大年”“牛笑笑——消费过大年”“牛遛遛——旅游过大年”“牛犇犇——健康过大年”等“九大品类”、200余项重点文化活动。

发放“文化消费电子券”给市民送实惠

王杰群说,今年的活动安排力求体现出多样性,覆盖到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力争做到“总有一款适合你”,让每个在京过年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化菜单。比如,在“牛乐乐——视听过大年”品类中,组织爱奇艺、优酷、搜狐视频、西瓜视频等网络视听平台上线“北京新视听”专区,遴选优秀网络视听节目,搭建“免费看”专区;在“牛美美——演艺过大年”品类中,依托国家大剧院和市属文艺院团等演出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春线上剧目展演;在“牛笑笑——消费过大年”品类中,发放“北京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举办北京年货节促消费等活动,给市民群众带来实惠、送去祝福。

王杰群表示,北京力争打造体现北京温度、展示首都形象的一扇窗口,让在京过年的市民群众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暖暖的家味和北京的人情味,都能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心灵寄托,都能保持昂扬奋进、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在京过一个文化年、文明年、健康年、幸福年。

关注2 过年

鼓励引导商家线上线下“春节不打烊”

昨日,徐和建介绍,北京已经连续2天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顺义区中风险地区1月30日已全部清零。截至目前,北京市只有大兴区天宫院街道融汇社区为高风险地区,其他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人员集中流动性将有所增加,首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坚持外防输入不放松,对境外入境进京人员严格实施“14+7+7”健康管理措施,对隔离期满的入境进京人员加强健康管理,按照北京防疫政策落实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措施,做到不折不扣、不漏一人,严防疫情输入。春节前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全域实行封闭管理的人员,原则上不能进(返)京。低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要自觉履行防疫责任,出行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按照北京有关防疫要求开展核酸检测,主动出示核酸检测证明,并配合有关部门单位开展防疫检查,自觉做好日常健康检测。

提倡广大市民群众在京过年,非必要不离京,非必要不出境,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个人防护。加强生活物资保障,抓好冷链食品监管等食品安全工作,确保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要关心关爱在京农民工、留校师生、困难老人等群体,送温暖送服务。在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安排好节日文化生活,积极组织线上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提供更多优质在线教育、娱乐、体育等服务。鼓励引导商家线上线下“春节不打烊”。切实做好城市运行保障,满足市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

关注3 疫情

北京新增2例境外输入新冠确诊病例

昨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通报北京最新疫情。1月31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2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病例1,津巴布韦籍,1月28日从津巴布韦出发,经中国香港转机,于1月30日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当日报告检测结果为阳性,1月31日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2,中国籍,1月12日从伊朗出发,1月13日到达广州后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多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月28日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月31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已对上述确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其居住等场所进行消毒,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庞星火表示,当前,北京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防控意识一刻都不能放松。

要持续加强入境航班、人员和货物防疫管理,严格落实“14+7+7”健康管理措施,严防疫情输入;要加强进口进京货物检疫检测,做好常态化消杀,对外地协查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的货物和食品要迅速排查,及时封存,降低感染风险;要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完善疫情防控责任机制,市民朋友要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医院等人多且相对密闭场所一定要戴好口罩,坚持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卫生健康习惯。

■ 焦点

东城:新冠疫苗首针累计接种14.6万剂次

发布会上,东城区副区长刘俊彩介绍东城区扎实开展筒子楼爱国卫生运动,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情况。

刘俊彩介绍,东城区始终把爱国卫生运动与疫情防控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筒子楼等重点场所环境整治。2020年以来,全区上下协作配合、齐抓共管,扎实推进环境整治,治理疫情防控薄弱环节。

目前全区17个街道共有筒子楼、简易楼282栋,常住人口17692人,其中自住人口14890人,租住人口2802人,租住人口中有1/4左右从事冷链物流、餐饮、快递、外卖、出租车/网约车、家政/保洁等重点服务行业工作。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启动以后,优先对上述重点服务行业人员进行安排,规范有序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目前,全区九类重点人群已完成新冠肺炎疫苗第一针接种工作,累计接种14.6万剂次;第二针接种工作已于1月22日开始,累计接种7.2万剂次。按照行业要求强化重点人群监测,定期抽取一定数量的餐饮、快递、外卖等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进口冷链从业人员每周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擅自送客出京一网约车司机被行拘

据平安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1日,北京警方发布通报:1月9日,网约车司机黄某(男,31岁)在明知本市已暂停网约车京冀跨城业务的情况下,擅自驾驶网约车将乘客自本市送至河北固安,后被主管部门监测发现并通报给警方。海淀公安分局接此线索后,迅速开展调查,将黄某查获,并对该人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警方提示,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形势需要,北京先后出台了针对交通运输的多项管理措施。

禁止网约车出京至中高风险地区运营,正是为了降低新冠肺炎疫情通过公共交通工具传播的几率。

据北京发布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