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省政府第114次常务会议的召开,特别强调了垃圾分类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8月2日上午,晋源区宣传部杨部长与山西省科技与经济频道新闻栏目组记者一行,前往义井街道办格林花园小区进行垃圾分类工作采访拍摄,本次主要对社区内大件垃圾的投放与收运做了详细采访。
北控城市服务(山西)有限公司晋源分公司垃圾分类经理高友合全程陪同讲解了晋源区垃圾分类项目目前的运营情况。他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被淘汰更新的废旧家具、电器与日俱增,还有装修产生的各种废弃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如何处理大件垃圾一直是居民和社区头疼的问题。去年9月,按照太原市垃圾处理“4+2”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建成投运的晋源区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从只能堆放在垃圾场到大件垃圾自动分拣,晋源区从完善设施入手,积极实施前端大分类、末端智能化分类的大件垃圾分拣新模式,建立起集高科技自动分拣装置、环保除尘收集设施、全程作业监控设备和全密闭收运集装箱车为一体的专业分拣处置转运体系。同时每个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处还有专人督导,日常他们会进门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劝导、引导居民们将大件垃圾放在指定归放处。清运车每3天上小区进行集中清运,节假日时,可随时拨打晋源区环卫局电话,小区整体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也赢得了小区居民的认可,试点工作已在义井片区多个小区实施。”
记者采访到格林花园小区居民车阿姨,她表示:“垃圾分类投放已成自觉习惯,大件垃圾及时处理清运更是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烦心事,真是走‘新’又走心。”
晋源区城乡管理局定期收运小区大件垃圾存放处堆积的垃圾,小区物业垃圾清运人员及北控晋源项目垃圾分类督导员协助配合,曾经的生活垃圾掺杂在一起、大件垃圾随意堆放已成历史,小区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小区物业垃圾分类清运人员每天循环收运垃圾投放点满桶垃圾,对爆桶、满溢的其他垃圾及时转运,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进行归集暂存,对于小区的垃圾桶及时擦拭清洗,收运回来未按照垃圾分类“4+2”模式分类投放的,督导员再进行进一步的二次细化分拣。
紧跟垃圾收运车,新闻栏目组记者同步来到位于蒙山大街南侧的晋源区大件垃圾分拣中心。根据晋源区环卫中心管理科科长李强带领参观及介绍,为持续推进大原市“4+2”模式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善晋源区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已于2020年9月建成并投入运营,此分拣中心投资近840余万元,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6平方米,其中垃圾压缩中转站建筑面积466平方米,大件垃圾处理中心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是集晋阳湖景区生活垃圾收集、厨余垃圾中转与晋源区大件垃圾处置为一体的综合分拣中心。它采用了全国最先进的分拣设备,可实现全程监控和分拣全封闭无污染,节约大量人工成本。平时收运回来的废旧沙发、家具被放在传送带上,一一送进机器内部进行粉碎,通过强力磁铁分拣后,分别从金属出料口和木屑出料口吐出。门、沙发、柜子内的把手、合页、弹簧、铁丝等金属部件被分拣出,还将二次利用,木屑则将被运输到清徐垃圾场进行统一焚烧。产生的粉尘会通过封闭管道,沉降到除尘装置中。现场通过显示屏可实现全程同步监测。作为晋源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大件垃圾分拣中心目前已在义井、罗城和金胜片区试行,惠及周边群众十多万人,待收运体系建设完善后将可覆盖晋源全区,有力推动城市文明和城市环境品质提升。
作为太原市垃圾分类示范合作单位,目前北控晋源项目承担着我市垃圾分类晋源区试点区域垃圾分类工作,在下一阶段的实施工作中,紧追国家政策及政府管理要求,逐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体系,细化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强化资金保障,健全收费机制,推进分类垃圾技术装备研发和集成示范应用,形成符合我省实际的生活垃圾管理模式。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单位、家庭和个人履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义务,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为建设美丽晋源添砖加瓦。(内容来自“北控城市服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