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永顺镇在做好群众服务工作上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充分抓好社区、村、乡镇在城市治理、服务群众中的作用。在为民服务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探索工作模式和方法,力求做好人民满意的公仆。
民未呼,我先行
把工作做在前面
民未呼,我先行。永顺镇邓家窑村在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切切实实的把工作做到了前面。
据该村刘永国副书记介绍,邓家窑村不仅有专业的工作力量值守巡查,在日常工作中更是去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到了前面,举一反三,从问题中梳理出一些共性问题,专项解决。充分发挥居民的力量,共同维护和治理小区环境。
邓家窑村小区门口↑
邓家窑小区里曾经出现过居民在绿化地上私自种菜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村里除了加强日常管理外,同时也出台了奖励机制,从意识提升和制度建设上彻底杜绝了这种情况,使小区内绿化统一规整,将治理工作做到了前面。
邓家窑村小区内景↑
小广告在这里也无生存之地,在邓家窑村人人都是巡查员,这种意识的提升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变得更加顺畅。
据了解,目前邓家窑村的投诉件数为0,这既得益于居民在爱护家园的思想意识上高度统一,同时也是工作人员在“民未呼,我先行”的工作状态下主动出击,责任至上的工作结果。
急事不过夜
见面立马办
22日晚8时左右,永顺镇新建村一单元内电梯突发故障,电梯门无法关闭,此时正值电梯使用高峰时间,新建村网格员在接居民反映后立刻赶到现场,同专业人员一起在半个小时内修复了电梯,保障了居民的正常出行。
修复电梯↑
永顺镇朝通嘉园小区6号楼居民反映,小区里面的树木非常茂盛,树枝已经紧挨自家窗户遮挡采光,并且树上面的虫子比较多,影响了日常生活。永顺镇接诉后,立即联系专业工人对该片树枝和附近较长的树枝进行修剪,及时解决了居民诉求。
树枝修剪前↑
树枝修剪后↑
“急事不过夜,见面立马办”既是居民的心声,也是永顺镇接诉即办的工作准则,及时解决居民痛点,为居民提供高效的服务,是永顺镇始终牢记的工作目标。
模式、方法积极探索
精细化管理落地先行
永顺镇镇域庞大,废弃物处理曾是一大难题。如今永顺镇在城市精细化过程中,通过大量调研,牵头建立了“废旧家具分拣处置绿色消纳站”,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的废弃物处理难题。最终实现了绿色、环保、循环再利用,这在通州区属于首创。
永顺镇废旧家具分拣处置绿色消纳站↑
永顺镇还组建了综合服务管理指挥平台,形成了统一指挥、快速协调、接诉即办、整体联动、有力处置的工作格局,只为能切实解决好居民的身边事。据了解,永顺镇综合服务管理指挥平台还在不断提升改造,日后会更加精细化、多功能化的服务于居民 ,成为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
在实际工作中,永顺镇还总结出了一套“六加一减”的工作方法,串起“接诉即办”点线面,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六加一减工作模式何为六加?何为一减?
第一加:加强党建引领
永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居民诉求办理工作,要求加快诉求的响应速度、办理速度,有效解决诉求问题。坚持谋民生之利,持续解民生之忧。
同时,在今年4月份,永顺镇发布的《永顺镇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居民诉求办理机制的通知》中强调,各村、居、党组织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加强与镇各部门、片区的协调联动,进一步提高“接诉即办”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加:加强巡查力度
永顺镇积极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将全镇划分为7大片区、148个网格,每个片区融入5支执法力量。每天巡查,主动发现问题。
第三加:加强诉求预判能力
永顺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共性,举一反三,对可能出现诉求的问题点,加强预判能力,跑在问题的前面解决问题。
第四加:增加居民诉求渠道
通过热线、微信、现场采集等渠道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及时收集解决各类问题。
第五加:加强统筹协调
永顺镇成立了综合服务管理指挥平台形成了统一指挥、快速协调、接诉即办、整体联动、有力处置的工作格局。
第六加:加强检查与考核
永顺镇主要领导坚持每日召开调度会,针对反映问题高发地开展实地检查。
将群众满意作为标准,将“接诉即办”工作纳入村居考核办法。
一减:减少或消除居民痛点
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接诉即办。更好的服务于群众。
不止于此,永顺镇还会积极探索高效的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在服务于民的道路上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