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红桥市场,近起于农集,远绍诸晓市。改革初散落于崇文街巷,后集聚于天坛东垣……”这首《红桥市场赋》所记录的,正是红桥市场40年来的变迁。曾经的红桥市场,是北京人吃水产品的首选地,是很多70后、80后孩童时的圣殿。40年后的红桥市场,水产和玩具都成了记忆,但珠宝首饰却在全世界扬名。
在天坛这个中国古典文化集大成之建筑身旁,这座风格古朴的市场却从来不墨守成规:第一个放开米面经营、第一个合法经营珍珠、第一个组织个体户出国……现在,这个国企市场,又做起了电商,搞起了直播。红桥市场的40年,并不仅仅是改革开放的40年,而是40年的改革开放。
诞生
联产承包催生早市 马路地摊到坛墙外大棚
1979年秋天,距离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已将近一年。北京近郊的农民尝试着车拉筐带将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拿到京城来卖。他们聚集在体育馆西路附近的街道上,形成了一个早市。
几个月后,早市搬到了磁器口大街,市场已经初具规模,虽然仍旧是马路市场,但已经设立了市场管理所,由崇文区工商局管理,当时市场有摊位100多个。
卖东西的农民越来越多,马路占道成了社会问题。1980年初,崇文区工商局经区政府同意,将散落在磁器口、东晓市、红桥等一代的马路市场进行整合,统一迁址到天坛公园坛墙外,形成一个5000平米的红桥农贸市场,“红桥市场”正式诞生。这时候的红桥市场,只有简易围栏,铁质的柜台也只有少数商户才有,大部分都还是“地摊儿”。
直到1983年,市场才开始建起了固定的水泥柜台,并且给每个柜台搭起了棚罩,由早市改成了全天经营。这时,市场摊位已经达到了200多个,除农副产品外,日用百货、服装鞋帽、五金家具等产品也丰富起来。
1986年3月,市场投资20万元,以天坛坛墙为后墙,前面砌砖,加盖玻璃钢瓦顶棚,建成了全封闭式营业大厅,随后又将露天市场改造成半封闭式的塑料大棚。此时市场摊位已经达到了600个。
改革
促成珍珠合法销售 日用品商户成珠宝品牌
虽然经营条件和市场管理有了改善,但红桥市场仍旧是一个“农贸市场”,与现在的以珠宝为主题的高端商业毫不沾边。1987年,珍珠——这个后来红桥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冒着违法的风险,进入了红桥市场。
当时江浙一带的农民大力养殖珍珠,但国家只收购珠宝级珍珠,剩下的90%珍珠囤积不能销售,这是物资和辛劳的极度浪费。农民们便进京为珍珠寻找出路。那时的红桥以养殖水产闻名,又因为位于天坛旁边,有很多外国游客光顾,因此珍珠养殖户看中了红桥市场。可是,当时的法律规定珍珠不允许自由交易,私下买卖珍珠属于“投机倒把”行为,珍珠商户在红桥也只能“偷着卖”。
1988年来到红桥工商所担任所长的解文生在打击“投机倒把”的过程中了解到珍珠商户的难处。“作为管理者,不能一打了之。从改革开放的趋势来看,这种流通迟早要放开的。”于是,解文生鼓励商户将珍珠串成珠链,以工艺品形式销售。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解文生将问题反映到国家工商总局,当时的工商总局局长就是浙江人,解文生邀请他来到红桥市场进行考察,当面汇报珍珠养殖和销售情况。最后,由工商总局拍板解决了这个问题,珍珠养殖户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做生意了。越来越多的珍珠养殖户从江浙来到红桥,很多卖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商户也做起了珍珠生意。
如今已经享誉全球的珠宝品牌“芳华”的创始人罗华呈夫妇就是其中之一,出生于浙江台州的他至今没有忘记1987年刚来北京时,他裹着军大衣露宿在北京火车站的广场上,靠着走街串巷用塑料盆换粮票维持生计的场景。
后来听说红桥市场放开了珍珠销售,罗氏夫妇便扔掉了塑料盆等生活用品,转而从老家引进珍珠。一开始,他们只是做珍珠原料,后来做原料的越来越多,他们就改做首饰,再后来又做设计。现在罗氏夫妇的珠宝品牌“芳华”专走高档珠宝路线,除了红桥这个“大本营”之外,也在很多高档卖场销售,还远销国内外,深受很多外国友人的欢迎,超过120位外国元首夫人和社会名流选购了他们的饰品。罗氏夫妇在红桥市场的店铺里,挂着很多他们与外国友人合影的照片,其中不乏撒切尔夫人这样的国际知名政治家。
如今,罗氏夫妇已是成功的企业家,但他们每次回到红桥还是会热情地跟解文生聊家常。罗华呈说,没有红桥,没有解总,我们也很难有今天的成就。红桥给了我们家的感觉,解总就好像我们的家长,给了商户们安心的环境,带着商户们走出一条新路。
推动改革开放进程 创造市场经济多个第一
除了放开了珍珠销售外,红桥市场还是第一个放开大米面粉经营的市场,是北京第一个经营不用票证鲜肉的市场,也是第一个实现文物监管的市场。
当时解文生和北京市副市长段强同志一道,将“北京街头抢大米”的事情汇报给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为后来国家取消票证,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依据。他还率队到大厂、涿州、武清等地考察,邀请合法商户到红桥市场销售牛羊肉、猪肉。
1989年以前,文物法规定旧货不能进入流通领域。但来红桥市场的外国顾客越来越多,他们对中国古玩颇感兴趣。于是解文生又向市工商局申请对红桥市场属文物监管范围的旧货实施检验,防止混杂在旧货中的珍贵文物外流,同时又让经营旧货、古玩、瓷器的商户得到了发展。这让红桥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顾客。渐渐的,外国顾客拿着旅行箱来讨价还价成了红桥一景,这种景象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开放
个体户出国卖断货 中国商人升起五星红旗
外国顾客增多让商户们感觉到充满商机,他们迫切希望了解游客的购物喜好。1992年5月,经各级部门的协调组织,红桥市场30多名商户前往俄罗斯赤塔了解市场行情。这是新中国首批个体户出国考察,也成为了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当时领队的工商所人员郝洪建对那次出行记忆犹新,这位古稀老人聊起赤塔之行眉飞色舞地说,当时出行除了2名工商人员和1名旅行社人员外,剩下37人都是红桥市场的商户,主要是以销售珍珠项链、手表、玩具、服装鞋帽等。出行之前,郝洪建代表商户们与公安部门签署了承诺书,保证37名商户必须全部归国,否则领队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
当时个体户们带着价值百万的商品,从北京到满洲里,然后乘坐火车前往俄罗斯,没想到商品非常受欢迎,在火车上就卖掉了至少三分之一。到了俄罗斯,商户们用在火车上挣来的钱,租了一栋三层小楼作为驻地,给了当地一名老人每天50卢布,让她每天都在楼前升起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的升起吸引了俄罗斯当地媒体的注意,当地百姓慕名而来购买中国商户带来的货物。“那景象真的就是人山人海,头几天商户们都图新鲜,以物换物。换皮大衣,换苏联名表。后几天觉得交换的东西带回去麻烦,于是就用美金结算。”
回国后总结这次出行的经验,最大的收获是解决了红桥市场的定位问题。从此以后红桥市场开始大力发展珍珠行业,扩招了珍珠项链摊位。其次,红桥市场认识到商品质量的重要性,严把质量关。
“这次出国,让我们意识到中国的个体经济不能光靠内销,必须要走出去。让我们看到珍珠在世界上的发展前景。”郝洪建说,通过这次出行商户们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家亲眼看到苏联解体后物资匮乏给百姓生活带来影响,意识到国泰民安的道理。
转型
向商户筹资建新楼 放弃铁饭碗加入管理层
1992年,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让路露墙”的指示精神,展示古都风貌,原崇文区委区政府决定整体搬迁红桥市场,在法华寺敬业西里建造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商厦。如何建起这座大厦?资金成了最大的困难,当时区政府有个建议:政府拿一点、企业拿一点、个人拿一点。
个人怎么拿?红桥市场想出了创新的办法,通过预收摊位费的方式筹集启动资金。解文生和市场工作人员一起,拿着市场的模型,挨家挨户给商户做工作,依靠和商户多年来的信任,将先期启动资金2750万元筹到位。时隔20多年,解文生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预售的摊位定金几万块钱一个,日后按月折抵部分租金。这个工作很难做,但逼到这个份儿上,只能凭着真心和诚心,以及严密规范的合同约束。”
1995年1月28日,红桥市场新大楼正式落成营业,马路摊贩上了楼,天坛坛墙终于又出在百姓眼前。
新的商厦建成了,谁来经营又成了新问题。红桥市场要实现“管办脱钩”,工商局不能又当管理者,又当经营者。区政府有关领导找到了即将调入市工商局的解文生,希望他能够留在红桥市场继续经营管理。
就这样,解文生放弃了“铁饭碗”的公务员身份,调入红桥市场开始担任管理工作,还有11名工商局管理干部也毅然辞职随解文生加入到红桥市场的队伍中。
如今,解文生刚刚从红桥市场总经理的岗位上退休,现在他来到红桥更多是以朋友身份,偶尔在市场顶层的设计中心喝一杯茶,或请慕名而来的客人喝一杯咖啡,“我就觉得谁家的咖啡也没有红桥的香”。
因为在这里担任经营管理工作30年,每次解文生来到红桥的时候,仍有店铺商家老板向他问好,店里的服务员见到他也还会像以前一样刻意挺直腰板。红桥市场这上下五层的商家,解文生不知道走过了多少遍,每走过一遍的时候,背影便多驼了几分。
为水产商户找下家 顺利撤市引进知名餐饮
红桥市场在1995年的这次转型是可谓是内外兼修,但变革和发展不会一劳永逸。2008年奥运会前夕,市区有关部门要求红桥市场进行特色商业街区改造,提升市场品位,最直接的要求就是:267户水产商户在三个月内集体撤市。
水产撤市的原因也很简单——水产产生的气味、垃圾及由此引发的污染环境和交通堵塞,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和首都形象。
红桥市场从80年代末开始,便着力打造以珍珠和水产为特色的双龙头产品,现在让水产撤市,对市场是重大的打击。水产市场的商户们在红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要求三个月撤市,商户们难以接受。
水产撤市在解文生眼里可以说是他红桥生涯中最大的困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份任务,几乎是让我脱了一层皮”。
撤市的决定让商户们不理解,他们聚集在一起找市场要说法,最终解文生一个人来面对商户,以一场“单刀赴会”平息了商户们的情绪。解文生回忆说,“当时商户情绪很激动,同事都让我不要去,但我觉得,既然需要让商户搬,就要面对他们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问题,去的话就我一个人去,这才能让商户感受到市场的诚意。”
安抚了商户的情绪后,解文生带领红桥市场管理团队,开始逐步解决商户的问题。首先是向上级汇报情况,争取将撤市期限延长至六个月。更重要的是解决商户的切实困难,他带队多次走访京深、新发地等市场帮助商户解决后续经营问题;多方联系京郊冷库解决商户水产保鲜问题;给予商户最长达半年的免租期,解决库存问题。
解决了商户的后顾之忧,水产市场终于顺利完成了撤市。随后,红桥市场将负一层水产市场的位置进行了改造,主打餐饮服务项目,麦当劳、必胜客、星巴克、护国寺小吃等国内外的知名快餐企业进驻,不仅完成了升级转型,而且还带动了市场收益。
有了水产撤市的经验,到2015年天乐玩具市场整体关停闭市就顺利了很多。这个北京孩子记忆中的玩具王成为北京市第一家整体关停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主打珠宝创意设计 国企市场开启直播营销
转型的同时,还要升级。红桥市场创建并打造了珠宝设计中心、珠宝定制中心、珠宝鉴定中心和珠宝体验中心,通过这四个中心来引领珍珠市场潮流。现在红桥市场的商户都明白一个道理,要想从红桥脱颖而出,就不能只卖珍珠而是要卖各自的创意和理念。所以,很多商户都有自主设计,珍珠、珊瑚、玛瑙这些印象中贵妇人的饰品,经过时尚设计师的手以后,增添了活力和流行的元素,深受年轻人的欢迎。
随着电商的发展,实体经济受到冲击,很多商家发展停滞,甚至出现了倒退。为了带领商家走出困境,作为国企的红桥市场进军电商,成立了红桥珍珠电子商务公司。2017年初,天猫红桥珍珠旗舰店正式上线。随后又开设了京东珍珠旗舰店。
红桥市场的管理经营团队并不全是印象中的那种“老国企”人,相反这个团队中有不少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王秋实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这位90后美女刚刚加入这个团队才几个月的时间,算得上是红桥市场团队中最年轻的一位。
王秋实其实并非播音主持出身,但因为形象靓丽,大方有亲和力,于是成为了红桥市场直播节目的主播。
王秋实说,她在红桥市场做直播,代表不是她个人,而是市场的形象,虽然领导并没有给她下达什么硬指标,但她还是努力希望把直播节目搞上去,毕竟这也是帮助市场和商户推广经营的一种方式。
现在节目已经做了两期,反响很不错。这也让王秋实很开心。但她说,“我工作不忙的时候也会看一些直播或者视频,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也希望有更多的同龄人收看红桥的直播,很想知道他们眼中这个栏目到底怎么样,能给我一些改进的建议。”
入职不久的王秋实在演播室直播的时候,已经退休的解文生品着手中的茶跟记者说,红桥市场一路走来靠的就是领先一步的思想,电商和直播也是让红桥市场能够与时俱进,从马路市场到网络直播间,红桥市场的40年就是改革开放的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