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有游客在景区一刺绣展内花费1.8万元所购号称“全手工刺绣”的作品被鉴定为机绣,展览被闭店整顿。但近日有游客反映,刺绣展重开,“这次的手工绣是真的吗?”近日,北京晨报记者来到重开展厅内,据工作人员介绍,展出作品均为手工刺绣,假一赔十。但当作品出现在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面前时,却再被认定为机绣作品,其与真正手工刺绣的价值存在巨大差异。业内从业人员也表示,机绣工艺作品并不算造假,但以其充当手工作品贩卖则违背商业诚信。
旧店新开 号称纯手工
近日,有游客反映,颐和园内曾受争议的刺绣展重开了,记者再次来到颐和园。在听鹂馆边一个名为“怀仁憬集”的园子,“刺绣艺术展”还在老地方。记者绕过园内经营食品的小店,写有“颐和园听鹂馆绣品展”招牌的小店便呈现在眼前。走进屋内可见,墙壁四周被装裱好的刺绣作品占满。许多大型的展品还被装裱成了屏风样式摆在显眼处。室内门框上还明示店内刺绣作品为纯手工刺绣。记者注意到,虽然这里是个“绣品展”,但屋内小到桌上摆件,大到落地屏风,几乎每一幅作品都贴着价签,价格从2000元到38000元不等。
见记者驻足观看,店内一女性工作人员凑上前来介绍说,“荷叶代表大业有成,红柿代表事事如意,都是想讨个好彩头。我们这里都是百分之百纯手工刺绣,属于宫廷绣,送给亲朋好友、同事领导都不错。”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与机绣相比,手工刺绣会更加灵动,“机绣比较死板,就像服饰上的商标,对刺绣要求没那么高,达不到这样的效果。”记者询问展览是否有期限,对方表示,目前尚无期限,“这么好的东西肯定都会被卖掉,您要看中了,我们也可以送货上门。我们是颐和园的联营单位,您可以放心。”
见记者挑选了一幅售价为2000元的作品后,一位男性工作人员表示以此价位购买“绝对超值”。“这个价位绝对符合您看中的作品。我们这是百分之百手工,但价钱定得不高,假一赔十。这要是机绣的,我们就赔你十倍价钱。”见记者还有些疑虑,工作人员说,“就算您不懂,我不懂,但肯定有懂刺绣的,我们摆在颐和园,不怕懂的人来看。”
园方承认 确为联营单位
据媒体公开报道,今年6月,曾有消费者在同样地点购买了商家宣称的“手工刺绣”,但结果发现自己花18000元购买的只是机绣作品。据报道称,今年6月21日,颐和园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立即关停了怀仁憬集绣品商铺并封存了店内所有货品。被投诉的绣品,也由园方移交公安机关封存、保管。
昨日,记者再次以消费者身份询问了颐和园管理经营部的工作人员,其向记者证实,该店与颐和园确实为联营单位。工作人员谈起此前店面被投诉后关店一事,表示曾“发生了些误会”。“当时有人来投诉,我们为了妥善处理,肯定会先让店铺关门,然后配合相关部门取样、调查,走相关步骤。”
专家鉴定 仍是机绣作品
昨日,记者携带从颐和园刺绣展上拿到的作品,联系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许丽女士。经许丽实物鉴定,该刺绣作品仍为机绣。接过作品,许丽打眼一看,便询问记者是否购置于景点,而景点是否又是颐和园。“之前也曾鉴定过游客从那里买来的作品,但全部都是机绣。您这幅也一样。”
许丽指出,记者携带的作品拉线整齐,刺绣线条比较均匀,若是人工刺绣,则会更加灵活自然。“且人工绣出的作品,会存在一层层的针眼。这幅作品的正常价格应在四五百元左右。手工绣不会是这个价格。”
此外,从事刺绣行业多年的刺绣设计师祝心聆在仔细观察过作品照片后,也认为作品更趋近于机绣,“在细节跨线的部分,如果是手工刺绣,不会这么明显。”祝心聆表示,目前机绣已经较为普遍,成本较低,但效率高。“机绣也没有什么丢人的,但充当手绣就是商家的诚信问题了。”同时,祝心聆指出,如记者所持这幅按已故近代画家颜伯龙作品所刺绣而成的作品,还可能牵扯到版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