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6月20日,北京市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系列活动走进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学校、北京建筑大学附属小学,通过展示前沿数字科技、开展科普讲座等形式,为青少年带来沉浸式数字体验,激发他们对数字世界的探索热情。
活动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旨在响应国家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号召,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向校园延伸。在当天的活动中,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们与阿尔法机器狗、象棋AI等智能设备亲密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北京市委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处处长张昕致辞时向学生们发出参与2025年北京市 AI 创新大赛的邀请,并送上数字科普资料。海淀区委网信办主任黄英肯定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的长期探索与成果。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祖浩东带来的《小小智多星与智能机器人的奇妙邂逅》讲座,以生动案例展示机器人技术的前沿进展,引发学生浓厚兴趣。一位学生兴奋地说:“原来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太神奇了!”北理工附小书记饶晓炜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科技教育,为学生搭建更多接触前沿科技的平台。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轻、最小的太阳能飞行器能做到什么程度吗?”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王铮抛出的问题,瞬间点燃了全场师生的好奇心。王铮带来关于微型太阳能无人机“小飞侠”的科普展示。这架仅重4.21克的飞行器凭借颠覆性设计实现自然光无限续航,其1.51克特制电机的创新原理让学生们大开眼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学校校长杨文芝鼓励学生以科研团队为榜样,积极投身数字时代的创新实践。
“气泡不仅为水生生物提供浮力,还能辅助呼吸。”北京建筑大学附属小学的“气泡科学秀”活动将科学知识与趣味实验相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于存明通过展示气泡在水中的奇妙变化,讲解自然科学与数字技术的关联,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学生们踊跃参与互动,在实践中感受数字科技的魅力。
据了解,北京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期间,还将开展数字素养培训基地开放、专题培训、数字技术人才培育等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公众数字技能与创新能力。北京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数字教育普惠化,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助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数字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