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非遗手艺打造“北京名片”

2015-12-16 06:4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顺义:非遗手艺打造“北京名片”

正在制作中的北京宫毯。 巩贤涛/摄

线是金线,图是九龙、牡丹,金碧辉煌、宛若游龙的“盘金毯”,每每在各类展会上亮相,都会引来收藏家青睐。殊不知,这项曾经失传数十年的老手艺,是多位工美大师、非遗传承人深入故宫地库、反复钻研而恢复的。在顺义区,以非遗老手艺将北京的文化传承、创新,打造出新的“北京名片”。

北六环外,顺义区仁和镇北环路上,有一处红色大门的厂房,这里就是华方公司。

左手边的灰色小楼,便是“盘金毯”的制作车间。走进去,20来位师傅正一丝不苟地编织、剪裁着手中的毯子。

“我们的前身是北京地毯五厂,”该厂总设计师曹艳红告诉记者,“来到顺义后,我们目前有工人20余人,其中有国家级工美大师(顾问),还有市级大师、传承人,制作的产品就是咱北京的宫毯,国家级非遗。”

宫毯自元代起就成为皇宫的御用品,2008年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手工织毯制作工艺考究,以工艺精细、样式美观、图案多彩、色调素雅而驰名世界,被西方人称为“东方艺术的代表”。

“但这其中最考究的‘盘金毯’,却曾经失传了数十年。”曹艳红说,“是我们深入故宫地库后,才恢复出来的。”

2003年时,北京地毯五厂派出康玉生、王国英、曹艳红等8位工作人员来到故宫,几个人此行只有一个目的,恢复“盘金毯”工艺。

“当时我们在地库里,看到了国宝真容,是两件馆藏珍品——乾隆年间的‘莲花牡丹纹盘金毯’‘栽绒盘金银线玉堂富贵壁毯’,我们反复考量,看它的工艺、编织技法、制作方式,然后一起商量,讨论是怎么做出来的。”曹艳红说,回到厂子后,几个人反复试验,耗时三年,终于将第一块“盘金毯”制作出来了。

这条长2.5米、宽1.5米的“盘金毯”,毯子通体用黄金线盘结,九条龙飞舞盘旋,再配吉祥八宝、福寿字纹样,富丽堂皇。

曹艳红说,那是用现代复原的技术编织的“盘金毯”,编织密度为120道,即每平方英尺横竖各编织120行,画面主体背景以24K金线编织,而中心盘龙周围和毯子边沿为18K金线,不同成色的金线将整体构图从中心到边沿划分出不同层次。

曹艳红是第一块毯的设计师,“几易其稿,最后确定为九龙图。”王国英是第一块盘金丝毯的织造者,也是宫毯技艺的北京市级传承人。“你看,我们用的这些线团并不是平日织毛衣用的羊毛线,而是羊毛纱。宫毯和盘金毯的主要原料都是羊毛纱,但‘盘金毯’的不同之处是使用了金线。”王国英说,金线是用金箔捻出来的,由于黄金较易折断,所以金线用黄色的线做芯用金箔包上外皮。

织“盘金毯”,先要把一两的黄金捶打成将近一亩地那么大,再切割成韭菜叶那么宽的金箔,手工缠到毛线或丝线上,然后再进行手工织作。以“九龙图”为例,粗算就要用约1万米的金线。

这幅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各方赞叹,最后被政府收藏。而他们制作的第二块毯,也在参加台北文博会的第一天,就被收藏家高价购走。

在织造室里,木质机梁上挂着各色线团,细密的经线从机梁上垂下来,织毯技师在前后两根经线上熟练地打着“8”字扣。“由于制作工艺复杂,大型作品我们每年也就可以生产3幅左右,其他的中小型可以制作几十块。”曹艳红说,“一件地毯要经过纺毛、染色、放大样稿、织作、平、洗、片、剪、整修等11道工序。像‘盘金毯’这样的极品,不要说现在看上去觉得金贵,就是以前在皇宫里也是非常珍贵的,连皇帝平常走路看见‘盘金毯’都会绕着走,不舍得踩。”

由于生产周期长、用料珍贵,而且受到技艺限制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宫毯并不适合走大众路线,“目前我们的产品基本都是参加国内外的各类展会,期望由收藏家收藏。”曹艳红说,“每次展会,各国的收藏家都是大加赞赏,赞赏这项来自中国北京的传统技艺。”

好手艺还需要好的传承人。“目前除了我们这些上了些年纪的人外,年轻人还是比较缺的,老师傅们也有几个快退休了,我们也在寻找能坐下来、忍得住寂寞、愿意钻研手艺的年轻人。”曹艳红说,目前,厂方在“招兵买马”,“有一些年轻学徒来了,做的都不错,希望可以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祁梦竹 王娜 于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