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小学三(1)班贾和钰在家进行网上英语学习 周良摄
和平里第四小学学生在家参加数字课堂的学习 周良摄
重污染红色预警下,全市中小学生昨天和今天迎来了第二次“停课”。网络直播、微信授课、数字学校……各方资源充分被动员调集,信息化手段让不少学校实现了老师一人“坐堂”,学生“SOHO”上课,不仅“不停学”,而且“不打折”。
“微课堂”时而静默时而讨论
昨天,八一学校高二(1)班的老师借助“语文学习专区”微信群,为学生们打造了一节新鲜的网络课程。上课前,老师先讲好“规矩”:课程分两个阶段,静默期和讨论期。在静默期,只有主讲人可以发言,在线的同学同步阅读但不能发言;在讨论期,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言。
这节课的主讲人不再是老师,而是语文课代表唐璇。她选择了杜甫的《春夜喜雨》为自己的主讲题目。这位“小老师”从古诗的写作背景入手,结合诗人的生平逐句赏析了诗中使用的艺术手法,虽无一“喜”字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喜悦之情和对春雨的赞美。“无论时代怎样改变,方法如何更替,学到知识才是最终目的,学习也会是我们一生的主题。毕竟生活不仅有眼前的期末考试,还有诗和远方。”在微课堂上,孩子们的讨论热情一点儿不亚于常规课堂,对于这种新鲜的授课方式也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同样开展微课堂的还有三里河第三小学的刘如玉老师,她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了《语文创意课》教学;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的学生也在微信学习小组中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数学题……
轻点“上台”按钮即可发言
升国旗、唱国歌、室内体育锻炼,实时上课、在线答疑……即使是雾霾天里,人大附中的教学计划也一点儿没有打乱。
据学校教学副校长高江涛介绍,为应对停课不停学,学校以“校内外”网络平台为主,通过多平台、多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包括各年级组建年级群,年级群下设班级群,群内成员含班级所有学生和教师,每个学生拥有一个虚拟的“座位”,老师将学习资源上传到群里。为了改善“隔空授课”带来的反馈滞后问题,学校要求老师们录制的视频课大约在10至15分钟之间,学生观看完毕后若有疑问,可直接向老师发问,疑问得到解决后,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景山学校从2013年起就开始着手制定应对临时停课开展教学的预案,他们与网络公司开发了“可视QQ群”远程教学软件,师生通过视频可以实现提问、回答等互动,并可插入PPT、板书等内容。据景山学校副校长吴鹏介绍,只要有一个具有视频功能的电脑,就可实时上课。在远程教学系统里,学生登录后中间区域是视频区域,可以看到老师授课的实时画面,左边区域是在线学生的列表,右边区域大家可以边学边讨论。这样的课堂打破了传统的单线性推送,大家同时可以就一个题目互相讨论,还可以“点赞”“拍砖”,课堂也变成多线程“运作”的“工作坊”。比如,在李巧梅老师的语文课上,按照课程安排应该讲解上周考试的试卷。“刘若伦,你在线吗?18题你得了满分,你可以跟同学讲解一下解题思路吗?”这时,电脑另一端的刘若伦只要轻点“上台”按钮,她就可以通过网络把好的解题思路告诉大家,就像在课堂上站起来发言一样。
复课后,学校还会对停课期间所有教学内容重新梳理,保证每个学生不落课,学习效果不打折。
学生争做“自主学习标兵”
除了即时的网络直播和实时互动的微信平台之外,171中学还借助了慕课平台进行课程录制。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慕课平台所能提供的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让老师们对学生学习参与的情况与效果一目了然。老师们可以根据情况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以督促学生。此外,该平台还可以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实时的在线研讨。
门头沟区近百名优秀教师也坐镇“爱学习”平台,全天在线,答疑解惑,学生可以在平台上任意选择导师进行交流。
东城区“学习e网通”有5000余节预先录制的课程供所有学生线上收看,同时,东城教育官网(http://www.dcjy.net)还在这两天向中学初三到高三学生直播专题课程,全部课程由27名市区级骨干教师授课。
除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平台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少学校还推出了特别的奖励机制。比如,清华附中丰台学校就根据学生和家长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表现,评选出“自主学习标兵”和“尽职尽责好家长”,并进行全校公开表彰。通过介绍他们的具体做法和优秀经验,教给全体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以后类似的停课学习提供可借鉴和遵循的范例和模式。据了解,在评选方式上采用多元评价,先由学生自荐,再结合各任课老师的评价意见,最后由班级和年级统一商议确定,公平公正,激励学生和家长,提高学生在家的学习效果。
数字学校
日访问量超百万
据统计,截至昨天20时,北京数字学校访问量再创历史新高:第一次雾霾停课以来访问总量超过1000万,当日访问量超过200万次。其中,网站访问量78万,歌华有线电视访问量为126万。“北京数字学校”已成为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主要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尚不具备网络基础条件的家庭,歌华有线能够提供现有在线学习资源点播服务,老师可以提前布置课程学习任务,指导学生通过歌华有线高清交互平台“北京数字学校”频道,自主开展视频点播学习、布置作业,使用电话、微信、QQ、邮箱等渠道开展在线答疑。此外,歌华有线还开通了教育在线直播频道,根据北京数字学校办公室统一设计的空气重污染期间的课程表,分时段播放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名师同步课程,还可以向指定区域定向直播课程。对于已经具备网络基础条件的家庭,数字学校“云课堂”将提供丰富资源,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登录“北京数字学校”网站直播频道开展教学、布置作业、互动交流、在线答疑,并根据需要,将微信、QQ、邮箱、电话等作为辅助沟通渠道。此外,北京数字学校还提供了在线培训和辅导资料,指导老师使用直播工具开展实时教学。
此外,北京数字学校根据区域个性化需求,为同步教学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今天,门头沟区在北京数字学校云课堂上开展了初三和高三年级直播教学,大兴区和房山区也通过歌华有线北京数字学校直播频道(导视频道)开展了初三、高三同步课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