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村住户减煤换煤已覆盖90%

2016-01-20 09:4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月20日讯(见习记者 王霁平)目前,北京市农村户籍住户减煤换煤已覆盖90%,获得了农民的广泛认可。1月19日,千龙网记者实地探访了北京市通州区、大兴区“减煤换煤”工作开展的农村地区,深入农民家庭了解“煤改电”“煤改气”等压减燃煤工作对农村采暖的影响情况。

据千龙网记者了解,为了促使北京市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北京市农委、北京市电力公司、燃气集团及各区新农办积极推进了“减煤换煤”等工作,未来,相关部门将继续在“优质燃煤替代”“太阳能热利用”等方面着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保护大气环境。

图为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周坡庄村,一位村民正向煤炉中添加优质燃煤(无烟煤)。千龙网记者记者王霁平摄_副本

图为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周坡庄村,一位村民正向煤炉中添加优质燃煤(无烟煤),千龙网见习记者 王霁平摄

农民点赞北京市“减煤换煤”

北京市农委副主任苏卫东介绍说,为了推动“煤改清洁能源”“换煤、换炉具”“改电、改气”等工作,近年来,他们与北京市电力公司等单位一起开展了多项工作,率先在2013年启动了农村户籍住户减煤换煤工作,确定了146万农村户籍住户和430万吨燃煤任务的总量,加快实施了农村液化气下乡,建立了优质型煤的“供应、配送、质量监督”三个体系,出台了强有力的资金奖励补贴措施。

例如,为调动农户对“煤改电”的积极性,北京市新农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市政市容委共同研究制定了煤改电政策,农户在享受峰谷电价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市区财政继续给予补贴,即市电力公司晚九点至次日早六点每度电收0.3元的基础上,市、区财政每度各补贴0.1元,农户每度电只付0.1元。此外,在2015年,他们还和有关部门专门启动了城乡结合部地区外来人口和小散工商企业散煤治理工作,加强劣质燃煤打击管控。

“通过积极努力,目前,北京市农村户籍住户减煤换煤已覆盖90%,农户对减煤换煤的认识不断提高,对扶持政策积极拥护”苏卫东说。

进行了“减煤换煤”,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西辛庄村、大兴区长子营镇朱庄村、通州区台湖镇周坡庄村村民均表示室温上升明显,约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图为某户村民家中的温度计。千龙网见习记者王霁平摄_副本

进行了“减煤换煤”后,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西辛庄村、大兴区长子营镇朱庄村、通州区台湖镇周坡庄村村民均表示室温上升明显,约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图为某户村民家中的温度计。千龙网见习记者 王霁平摄

当日,千龙网记者在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西辛庄村、大兴区长子营镇朱庄村、通州区台湖镇周坡庄村实地采访时也从村民的口中了解到,他们对“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非常支持,并认为“煤改气”“煤改电”“优质燃煤替代”工作为其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让他们过冬更有保障,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西辛庄村村民张敏向千龙网记者表示,2014年年底,村里完成了“煤改气”工程,自从使用天然气取暖、做饭后,她明显感到屋里的温度升高了,做饭没有油烟了,生活环境清爽了不少。与她同村的村民刘平川也向千龙网记者表示,烧煤取暖时,屋内温度一般在15摄氏度左右,使用天然气后,温度基本保持在20摄氏度上下,而且和烧煤相比,用天然气更为方便、安全,不用担心冬日易发的煤气中毒问题。

在重点推进“煤改电”工程的朱庄村,村民老王告诉千龙网记者,用煤取暖和用电所需要的费用其实差不多,有时会碰到燃烧不充分的“坏煤”,烧煤可能会更贵一点,而且气味“呛得慌”。“既然用煤和天然气的价格差不多,天然气比烧煤更干净,有利于保护咱北京的大气环境,我当然愿意用天然气了”老王说。

在周坡庄村,现年77岁高龄的刘大爷一见到记者,就夸起了使用优质燃煤(无烟煤)的好处。“最明显就体现在温度和环境上,自从使用了无烟煤,家里室温基本保持在18—20摄氏度之间。而且,既然是无烟煤,使用后屋里没烟是肯定的”,刘大爷说,“上了岁数的人,一怕冷,二怕呼吸不畅,用了无烟煤后,这两点都解决了”。

对于政府给予的相关补贴,刘大爷也表示相当满意。他感慨道“一个煤炉2100多元,其中90%左右的费用都由政府承担,老百姓实际上掏不了几个钱,真是惠民!”

“十三五”期间将着力开展三项工作

对于未来农村采暖清洁化的工作,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曾指出:“加快农村采暖清洁化步伐,到2017年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到2020年全市平原地区农村采暖全部改用清洁能源。2016年,在加快制定电力和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研究充分利用采暖峰谷电价等经济政策的同时,将400个村的‘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列入市政府与区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中,确保完成”。 

根据调查,截止2014年底,全市农村村委会3938个,近年来已经改造上楼的村庄378个,目前仍保持村形态的村庄3560个(不包括石景山区)。其中,平原村庄1901个(不包括石景山区)、山区村庄1659个。三年来已实施改电的村庄258个(不包括石景山区)、改气的村庄24个,目前郊区仍在使用燃煤取暖的村庄3278个(不包括石景山区)。

其中,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区目前仍保持村形态并使用燃煤的村庄共172个,户数8.6万户;房山、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9个区使用燃煤的平原农村数量为1477个村庄,户数54.6万户;门头沟区山前村庄多已纳入城镇街道社区,对仍保持村庄形态的社区将单独研究。

对此,苏卫东也向记者明确表示,他们将继续巩固现阶段取得的成果,在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继续努力,初步预计在2016年—2020年,主要开展以下三大重点工作:

首先,到2017年,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将基本实现“无煤化”。而到了2020年,平原地区村庄将全部改用清洁能源。由于上述四个区仍保持村形态并使用燃煤的村庄共172个,因此计划2016年对这些村庄进行重点安排。

其次,2016年将实施400个村庄的“煤改清洁能源”工作。为确保2016年完成400个村庄 “煤改清洁能源”,也为确保到2017年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区全部实现“无煤化”,2016年,400个村庄的安排拟以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区和通州首都城市副中心为重点,及环保部通报的大兴、房山重污染区为主要考虑区域。此外,因延庆要承担世界园艺博览会、冬奥会,全区电网改造,市电力公司将单独进行规划,农村实施“煤改清洁能源”将同时规划。

最后,对除2016年度完成“煤改清洁能源”以外的村庄,力争全部实施优质型煤替代。按照统计,目前郊区仍在使用燃煤取暖的村庄3278个,经各区在过去三年的共同努力,到2015年优质型煤配送已覆盖近90%。虽然2016年实施了400个村庄的“煤改清洁能源”,但到2016年取暖季至少将仍有2878个村庄使用燃煤取暖,对这些村庄,各区要全部实施优质型煤替代,力争不再使用烟煤。

多项举措共促未来工作顺利实现

有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还要有具体的实施措施。为此,苏卫东说,除了研究新政策,他们将继续推进现有的四大举措。

首先,继续推进优质燃煤替代工程。北京市财政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农村地区当年实施“优质燃煤替代”的优质型煤、符合北京地标的兰碳,按照200元/吨的标准进行奖励,奖励资金由各区统筹使用,专项用于“减煤换煤”工作。农村住户烟煤炉具更换为无烟煤炉具的购置费用,原则上市、区县财政和农村住户各承担三分之一,各区可加大补贴力度,推动“减煤换煤”工作。对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用煤及炉具更换费用由市民政局研究救助办法。

其次,大力发展“煤改电”,具体的措施是:在实施电力增容及“煤改电”中农村住户户内电表以上(含电表)的改造费用由市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及电力供应企业共同承担。安装高效节能电取暖设备的费用由市、区县财政和农村住户各承担三分之一。市、区财政又在“晚九点至次日早六点”农户享受“谷电”每度0.3元的基础上,每度电费市、区财政分别再补贴0.1元,农户每度电只付0.1元。市财政对安装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的住户,每户补贴1.2万元。

再次,积极落实“煤改气”。其中,燃气供应企业对具备通达管道天然气条件的村庄实施管道天然气供应,在管道天然气管网不能覆盖但符合集中供气条件的村庄,建设压缩天然气站,并承担相关建设费用。燃气价格实施同气同价。对液化石油气下乡,市财政继续按每瓶液化石油气(15kg装)25元、每年每户不超过8瓶液化石油气的标准对农村住户(享受平价气供应的除外)进行补贴。

最后,创造性地利用太阳能热,具体的方法是:农村住户在自有住房上和村集体在公用建筑安装太阳能采暖设施的费用由市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承担30%、农村住户或村集体承担三分之一,剩余部分由区县政府承担。各区县要以区县为单位对所有农村住户和村集体实施太阳能取暖项目整体打包,以一个整体项目向市发展改革委申报立项。(文/千龙网见习记者王霁平)

责任编辑:王丹(QJ0014)  作者:王霁平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