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治理雾霾最重要的是“煤改气”

2016-01-23 04:36 京华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治理雾霾最重要的是“煤改气”

吉林在分组会上发言。京华时报记者 潘之望 摄

22日下午,在密云代表团审议时,密云区委书记汪先永向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介绍了去年密云的发展情况。吉林建议密云区充分利用现有铁路线解决交通问题,以及对农村污水进行适当处理。

汪先永说,十三五期间,密云区的工作重点第一是,保护好水资源,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第二是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比如考虑建一个新的车站。

对此,吉林表示:“我看出一个问题,我们市内有很多铁路线长时间闲置,完全是一个地面轨道交通。将这些利用好了,可以解决市内的交通问题。”吉林举例称,从西直门到延庆的S2线,从限制的“旅游客运线”调整为“地区通勤线”,不仅解决了山区百姓出行,还缓解了京藏高速通行压力,密云区可以参考他们的成功经验。

此外,对于治理雾霾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吉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治理雾霾的过程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因为会形成新的技术、新的产业,会出现一些新的设备,“不要把治雾霾和发展对立起来。不是说治雾霾就什么都不干了,要进行发展、创新”。吉林还举例说,雾霾之所以严重,肯定是排放问题,如果对排放的要求高了,就会被逼着创新技术、设备,减少排放。这样,雾霾治理了,新的技术形成了,社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对于治理雾霾,吉林认为最重要的是“煤改气”。第二个是治理汽车尾气,提高油品质量,减少油的杂质,淘汰不达标不符合现代的老的旧的车辆、设备。第三个,就是日常生活工作中比较散、大的污染,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多用清洁能源。

“北京治理雾霾的力度是大的,决心也大,效果也有,我觉得去年效果就挺明显。去年最后两个月,尤其是12月份,出现了几次红色预警,大家又进一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难度和必要性,但是我觉得不能丧失信心,纵观全年还是有效的。”吉林说,治理雾霾除了有一定的强度,尤其还要有持续性。提到新能源汽车这个话题时,吉林表示机关等单位最好能采用新能源汽车。“我们机关就有10多辆新能源汽车。为了节能环保,实行分时租赁模式。”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