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桥路53号楼未装保温层 居民家温度低冻住防盗门

2016-01-25 14:4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家中温度低 冻住防盗门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夜线记者 徐琨尧)近日全国受寒潮侵袭,朝阳区东大桥路53号楼的居民因室内温度低更是难熬。有些居民向本报反映称,目前他们家中只有13℃。记者探访发现,该楼为上世纪60年代建成,与周边居民楼相比没有保温层,室内居民多穿羽绒服裹厚被取暖。

因赶上“霸王寒流”,家住东大桥路53号的马女士家里被冻得开不了门,在上周末最冷的一天,防盗门都被冻住了,要不是邻居帮忙,自己在屋内无法将门打开。据马女士描述,当日室温只有12℃,达不到供暖季18℃的要求。

昨晚,记者来到该楼1层7号的陈女士家,看到该建筑为东西朝向,总面积大约40平米左右,“总体感觉就是冷,在屋里不穿羽绒服都待不了。”陈女士说。在其屋内,记者还看到了一个温度计,当时显示数值约为13℃。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顶层的马女士家中,看到屋内所有的窗户已被关紧,马女士用窗帘把窗户挡得严严实实。她说,现在白天都不拉窗帘,宁可开灯也不敢漏缝。记者在3户居民家走访时发现,在穿着羽绒服待了十分钟的情况下,未感觉到热。

据陈女士及街坊介绍,该楼是在1965年左右建成的,楼内居住的居民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此前的供热一直不错,暖气烫手,攥都攥不住。但从2014年开始,供热就没有以前好了。同楼的多位居民称,此前,楼下有一个热力站点,气温低的时候,里面会有专职的师傅帮着加下压,但其走后,楼内的温度明显就下降了。

另外居民表示,老楼未加盖保温层也是室温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居民称,因53号楼东侧临街,有一排底商,整体的施工改造中涉及误工赔偿,由于存在分歧,工期一度搁置了下来。

今天上午,记者致电朝阳区房管所负责该楼的代建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2014年10月份就开始了改造该楼的协调工作,改造涉及加建保温层,抗震加固等,室温能提高3-5摄氏度。但施工前需要搭设脚手架,对底商会有一定影响,有底商提出日均上千甚至上万的赔偿,施工方承担不起,楼上还有2-3户业主拒绝施工,工期才一度搁置了下来,至于何时能够施工,还需进一步协商。

责任编辑:刘沁娟(QN0023)  作者:徐琨尧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