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1月28日上午11时许,新当选的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伟领誓,张清、孙杰、杨逸铮、贾沫微、程晓君、杨万明面向679名市人大代表,一起大声宣誓,并依次报出宣誓人姓名。宣誓后,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宣誓是以前没有的新程序。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该《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北京市人大今天选举产生的8名国家工作人员中,有7人依据全国人大的决定,当场宣誓。
选举了8名国家工作人员,为何只有7人宣誓?原来,虽然大会选举出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但其任命并未生效。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对敬大力的任命,须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因此,敬大力要等任命生效时,另行组织宣誓仪式。
宣誓分单独宣誓和集体宣誓。单独宣誓时,宣誓人应当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诵读誓词。集体宣誓时,由一人领誓,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右手举拳,跟诵誓词。今天的宣誓采用的就是集体宣誓。
对这个以前没有的程序,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准备。会议开始之前,工作人员就一遍一遍调试宣誓桌上的话筒音量,根据领誓人的身高,设置好话筒的高度。红色封面的《宪法》摆放在宣誓桌的左边偏上位置,这也是经过仔细考虑,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摄像机从哪个角度都能拍清放置在桌上的《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