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科技带头人潘鸣宇:匠人之心 必成大器

2016-02-29 09:0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潘鸣宇(中)正与工作人员交流充电体验情况。

年前的那场“极寒”天气,潘鸣宇现在想想,还会禁不住打哆嗦。

“那晚上有零下16℃呢!”潘鸣宇说着,把手放在嘴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把自己冻木的夜晚。

别看潘鸣宇今年刚满30岁,但已经是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电动汽车智能快速补电系统产业化开发及示范应用》、《基于电动乘用车的紧凑型快速充电桩研发》等项目的牵头人。

那个寒夜,他和同事奔向户外,排查充电桩的通信故障。

刚在户外待了几分钟,潘鸣宇的脸已经失去了知觉,双手冻的发麻,笔都握不住。手中的检测仪也出了状况,数据突然交错显示,不同时间的数据都跳到了一块儿。潘鸣宇使劲晃了晃手中的仪器,没有反应,“原来,液晶屏也受不住冻了!”没辙,潘鸣宇赶紧把仪器焐到怀里,奔回车上,给仪器“解冻”。仪器刚刚有所好转,潘鸣宇又下车工作。

就这样,每工作十几分钟,就得跑回车上,焐焐设备,然后再测试,来来回回折腾了不知道多少趟。测试完毕,已是后半夜,潘鸣宇吸溜着鼻子,拖着冻得发僵的身子回家,“设备故障都排除了”,他觉得这比什么都值。

这样的坚持和付出,才使得年纪轻轻的潘鸣宇能肩负重担。

2011年,潘鸣宇的团队中标拿到智能充电平台这个项目,自此,他很少能正点下班。无论什么时候发现系统不稳定,他都要过去检查,北五环、西三环……潘鸣宇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检测设备、查询代码、排除故障。

“看,它们都在这呢!”潘鸣宇晃晃手机,屏幕上显示出近万根纯电动汽车充电桩,依据手机定位,系统可以迅速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充电设施,而且能查询到充电桩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充完电之后,用户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完成电费支付。

这个方便的充电平台就是潘鸣宇近几年辛苦的回报。不久前,该项目刚刚拿到2015年度北京市科技奖三等奖,潘鸣宇也成为2015年最年轻的北京科技奖第一获奖人。

“干一行、爱一行。”潘鸣宇说,这就是他的成功秘诀。

潘鸣宇大学本科学的信息工程,研究生学的是通信与信息系统,所学与充电系统并无太大关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原本有去IBM、爱立信工作的机会。但渴望挑战的潘鸣宇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电力研究院。在他看来,外企的专业领域太窄,发展空间有限,他希望能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那阵子互联网太火了,回学校看望老师,同学说的都是‘风口上飞起来’的传奇故事。”潘鸣宇也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毕竟“互联网”才是自己的专业。

很快,新领域中的种种未知,迷住了潘鸣宇,还给他带来了一个大机遇。

2011年,市科委发出“英雄帖”,要建一个方便纯电动车充电、解决“里程焦虑”的信息平台。潘鸣宇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及“互联网”专业背景,入选项目团队并顺利承接项目。

“对我来说,什么都是新的,反而没有负担。”潘鸣宇说。拿到项目后,他异常亢奋。几十次“头脑风暴”,反复查询,比较西班牙、德国类似充电系统模式……一个“互联网+”的充电平台模型,渐渐在潘鸣宇脑海里清晰起来。

与此同时,这项研究的意义也让潘鸣宇热血沸腾——充电方便了,纯电动车就多了,尾气排放就会慢慢减少。“我做的是一件好事。”这让潘鸣宇干劲儿十足。期间,很多人想用高薪挖走潘鸣宇,但都被他拒绝了,“我要把好事做完!”

三天两头半夜调系统;走街串巷检测充电桩……潘鸣宇从不喊累,他只想快点儿完成项目,好给北京的蓝天做贡献。

只有充电方便,才能吸引大家使用纯电动汽车。每天,潘鸣宇的大脑不停地在开发者、用户之间切换,“只有用户觉得方便,才算开发成功。”潘鸣宇说。

起初,充电桩信息平台就像内部的办公软件,终端APP的名字也是毫无吸引力的“服务平台”……精益求精的潘鸣宇主动给产品进行一次次手术,不仅程序修改次数数以百计,就连用户终端界面的大修改也有七八次之多。潘鸣宇和同事们细抠颜色、图案,甚至是字体,APP的名字也变成了朗朗上口的“e充网”。

即使得了大奖,潘鸣宇对“e充网”的打磨还在继续。在他的规划中,未来的充电桩平台将变得更聪明。例如,可以帮助车主规划出行路径,保证沿途合理半径内都有充电桩;再比如,纯电动汽车大规模增长后,平台可以发挥大数据作用,引导司机“错峰充电”,既提高充电桩利用率,又避免电网负荷明显波动……“总之,得让充电越来越方便,大家不用担心续航里程。”潘鸣宇说着,灿烂地笑了。

“干一行,爱一行,踏踏实实地工作,把工作当作艺术品一样精细打磨。”潘鸣宇说,这就是他信奉的匠人精神。

匠心独具,未来必成大器。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  作者:童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