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破解停车难:奇思妙想与骨感现实的博弈 第31期

2016-04-15 15:03   作者    编辑 李红英(QN0016)

外出停车排长队,想停在周边小区或大厦,又不知道是否有车位。近日,北京中关村街道利用“互联网+”盘活停车资源,为破解停车难再出新招。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北京破解停车难的招数也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然而,当停车的奇思妙想遇到各式各样的骨感现实时,还是难免尴尬。

招数一:“互联网+”盘活闲置停车资源

停车难

中关村街道近期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来破解停车难题。小区白天空车位多,而小区则相反,基于这种停车资源使用不均的现状,这家公司将利用大数据完成对车位的精细化管理,实时发布停车场空满信息和空车位优惠信息,盘活停车场资源。这就是他们提出的“互联网+”招数。

整体运作包含了四大系统:智能车牌识别计费系统、停车运营云平台系统、收费员版APP系统以及用户端APP系统。

妙想:上班能把车停到周边小区。在整个过程中,车主无需开窗、无需拿卡、先出场后缴费,一切在网上进行,大大缓解了车辆进出停车场时排队严重的局面。

现实:很显然,这需要共享停车资源。而很多小区并非开放,准物业也在排斥外来车辆。另外,即使私人停车位向其他人开放,主人提前回来了或者租用车位者未能按原来时间离开,都会遇到麻烦。

招数二:错时停车 政府机关停车场开放

实话说,招数一新就新在技术支撑。而早在2011年,北京市当时为盘活现有停车资源,发布关于做好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开放的措施。目前,北京正在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放停车资源,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妙想:周边小区和写字楼上班族能把车停到政府、企事业单位。

现实:解决停车难,配套政策尚不健全,尤其是没有鼓励政策,导致一些机关单位的停车场宁可闲置,也不开放利用。

措施发布之初,具体案例显示,原市政府大院停车场每天7点半之前,停车场必须腾空,让附近小区车主感到不便,闲置率仍高。

还有因为停车资源不对等,造成了“错不起”的尴尬。朝阳小关北里45号院越来越多的车停到世纪兴源大厦,但小区车位却没有增加,大厦车辆不仅无法到小区停放,大厦停车场也被小区车辆不分时段的全天停放,甚至影响大厦车位正常使用。

招数三:增加车位供给 建立体停车场

立体停车

针对北京老旧小区停车难题,近10年来,北京试点在一些老旧小区建设立体停车库。近年来,相关部门也曾想借新能源车的推广使用,加强立体停车楼的建设。

去年底,位于CBD地区鹏龙大厦的全国首座智能充电式升降横移立体车库投用;4月5日,位于通州区的“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完工等待验收,每组设备占2.5个传统车位面积,但可同时停放16辆车,成为立体停车场的“升级版本”

不过立体停车场能否摆脱这么些年来的停车困境,仍值得深思。

妙想:占地面积小,可提供车位数多,车位增加,附近居民夜间停车添“福音”。

现实:因为维护成本高、收费高、使用不方便等问题,车库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经营困难的状况。

建设之初耗资大,平时要配有专业操作员和维修队伍。机械立体停车库,剐蹭是常见问题,会遇到存车取车的高峰和停电等故障情况。

相比其他地方,老旧小区土地资源更紧张,且地下管道纵横,施工难度大,所以车库一般要建在地面,这样可能对居民楼产生遮挡。

此外还有认知问题,老旧小区最好采用能够见缝插针、因地制宜建设的车库类型,比如升降横移类、简易升降类等,投资不大见效快。很多人觉得机械车位不好使,其实慢慢使用就会习惯。

本期策划:王立立  执行:李红英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