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狼垡三村桥洞低洼易积水 无排水井逢雨必淹

2016-06-27 14:4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原标题:无排水井 铁路桥逢雨必淹

位于大兴狼垡三村 桥洞低洼易积水 仅靠一座泵站杯水车薪 镇里请示扩建排水渠并增设水泵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崔毅飞)近日,北京市交管局公布了128个积水点,其中22个重度积水点的近半数为铁路桥洞,但大兴区狼垡三村的一处铁路桥洞并没有出现在榜单上。6月13日的一场大雨过后,这里积水成了“鱼塘”,6辆机动车被泡在水中。

《法制晚报》记者探访发现,这处铁路桥洞没有雨水井,仅靠水泵排水,只要雨势稍大,桥洞就会形成大量积水。气象部门预报本周还将有连续降雨,铁路桥下积水将对民众出行造成影响。

现场 没有挖排水井 仅靠水泵抽排

京山铁路穿过狼垡三村,将村庄分割成东西两半,这里的一处铁路桥洞成为百姓出行、去往京良路的咽喉要道。但进入雨季,这里便成为民众的心头之患。

6月13日的一场大雨,雨水汇流、污水倒灌,桥洞积水深度超过1米,6辆机动车几乎被吞没,桥下双向通行受阻。有人拨打12345求助后,抽水工作进行了一整天,桥洞才恢复通行。积水冲刷反反复复,桥洞内的水泥板路,几乎被泥沙覆盖,宽敞的桥洞看上去灰头土脸。

此番积水过后,有关部门在桥洞的明显位置安装了6块警示牌,提醒大家“桥下易积水、禁止停车”,并施划水位线,让大家判断深浅以知进退。在桥洞的混凝土墙壁上,还能看到褪色的红字,提醒人们“涉水桥洞、注意安全”,可见积水问题存在已久。

法晚记者注意到,这处铁路桥洞内没有排水井,仅在西南角设泵房一座。泵房下部有两个入水口,积水汇入泵房,再用水泵进行抽排。但这样的排水方法,在雨势稍大时就显得杯水车薪。

讲述 积水就像涨潮 20分钟变水塘

沈秀英家住铁路桥的西北角,与泵房一路之隔。黄村镇政府将合闸抽水的工作交给她家,每年支付一定的薪酬。在她家门口,摆放着过膝的胶鞋、手电筒、雨伞等劳保护具。只要有雨,她便做好合闸的准备。

回想起今年头一场大雨,沈秀英满肚子委屈。当时积水已经没过膝盖,一男子骑摩托车过来,见桥下无法通行,对着沈秀英就是一串脏话。这样的情况,沈秀英经常遇到。“当时水泵已经开了,但一时半会儿排不完。”

近几年雨势急,沈秀英说像浪打浪似的扑过来,往往用不了20分钟,桥洞就已无法进人。镇政府挺重视,每次桥洞被淹,他们立刻派人在桥洞两侧设置路障,避免发生车辆、人员涉水的险情,但还是经常有机动车在这里被淹。据当地村民回忆,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2年的“7·21大暴雨”,桥下的水深超过了3米。

除了合闸抽水,沈秀英还经常提醒司机,这里是村里的“最低洼处”,不要在桥洞内停车,阻碍交通还不利己。但费了不少口舌,总有人非停不可。“可能是村子里机动车太多,实在找不到车位。结果一下雨,就都被泡了。”

桥下积水时,她还要盯防有人从桥上翻越铁路。下雨天,村里的孩子放学堵在桥下回不了家,没少找沈秀英蹭饭吃。

垃圾缠住机器 四个水泵坏了仨

出门跨过铁路桥至泵房,这条狭窄的小道,53岁的沈秀英不记得往返过多少次。只要涨水,就要合闸,让水泵运转。雨水被抽到与铁道基本持平的高度,顺着一条水渠,向南排流到1公里外的河道中。一次次的积水证明,这样的排水能力,难以消化汹涌的积水。而且水泵不能总开着,容易引发机器故障。

本月中旬的大雨,雨水中的垃圾将机器缠住,4个水泵坏了3个。淘水泵里的垃圾,沈秀英忍受着臭气和蚊虫叮咬,手还被细菌感染。最让她哭笑不得的是,有一次她去合闸,结果水泵没有反应,仔细查验发现,配套的4根铜线被人偷走了,“你说那能卖几个钱啊!”

沈秀英认为,没有排水井,一口一口像咽水似的抽排,就算装上10个泵,也难应付汹涌的积水。

村里地面硬化 渗水能力降低

桥洞积水严重,除了排水设施跟不上,当地村民还总结出另一个原因。

沈秀英回忆,她20多年前来到狼垡,村里都是菜地、棒子地,全村唯一一块水泥面,就是铁路桥洞下的道路,当时也不怎么积水。随着外来人口增加,村里的农田面积逐年减少,现在几乎变成了平房区,地面多进行了硬化。庄稼地变成水泥地,大大降低了渗水能力。因此这一地区的大部分雨水,流向了最低洼的铁路桥洞。铁路桥洞成了村里的“蓄水池”,泵站不堪重负。

法制晚报记者注意到,包括一些污水井,下雨时发生倒灌,粪水也都流向铁路桥洞。久而久之,桥下不但有一层淤泥,还散发着臭气。

回应 请示扩建排水渠 增加水泵数量

大兴区黄村镇政府负责路政工作的盛先生告诉记者,狼垡铁路桥洞周围没有雨水管线,即便挖了井,雨水也无处可排。2008年,这里修了一座泵站,但一直没能满足迅速排水的需求。他们正在请示扩建排水渠、增加水泵,但很难彻底解决积水的问题。盛先生还提到,黄村镇的防汛重点区域,很多都是铁路桥洞。

北京市交管部门在本月初,发布了128个积水点,22个重度积水点中有9处为铁路桥洞。记者选择其中5处进行了走访,像狼垡三村铁路桥洞这样,没有排水井的并不多见。

记者在富丰桥西的铁路桥下看到,和狼垡三村的铁路桥一样,这里也是一处被遗漏的积水点。虽有排水井,但每次下雨积水仍主要靠水泵抽排。因为积水,本报曾多次报道的“丰裕路丰西铁路桥洞”,相关部门已经增加了排水井的数量,这几年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专家 铁路桥排水主要依靠雨水管道

就铁路桥洞的积水问题,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龙佩恒教授介绍说,铁路桥、市政桥梁的排水,主要依靠市政管网的雨水管道,将雨水排流至更低洼处,但也存在雨水管线没有覆盖到位,或雨水管线的标高比桥洞高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比较常规的做法就是通过水泵,将雨水抽到雨水管道或蓄水池当中,并根据积水的情况,调整、加大排水量。

龙教授分析,铁路桥的修造年代比较早,设计之初未能考虑现在的情况,或只考虑到火车的通行安全,因此积水的铁路桥多为老桥,其排水量无法匹配瞬间暴雨。龙教授还提到了管理问题,铁路桥涵在规划时,需要铁路部门和地方路政部门多沟通、多协调,做好规划设计工作。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铁路桥涵构造与养护》,在桥涵的要求一段中指出,桥梁的适用性要求包括:行车通畅、舒适、安全;桥梁的通行能力应既考虑当前需求,又照顾今后发展;对跨越线路或合流的桥梁,要求不妨碍桥下交通或通航。

文并摄/记者 崔毅飞

新闻观察员 范纪萍

责任编辑:张佳文(QN0040)

猜你喜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