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事】流金岁月——那些北京最年轻的建筑遗产(7)

2016-06-30 14:1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共和国科学第一楼——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原子能楼”)

标签:走出6位“两弹一星”获得者

卒于:2016年

贺龙、周恩来

1958年8月,周恩来和陈毅、贺龙陪同外宾参观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资料图)。

1951年11月,科学城中第一个科学建筑物——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原子能楼”)动工,1953年底竣工,成为中关村的第一座现代化科研设施,也称共和国科学第一楼。

从这栋楼里,先后走出了钱三强等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及31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这栋楼里有很多“宝贝”,如在建所前期,赵忠尧冒险从国外带核物理研究器材,建成我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后来又建成700千伏大气型质子静电加速器;杨承宗从法国带回的放射性标准镭源,并由此开创了中国放射化学事业。

如母鸡孵蛋一般,原子能所衍生出一大批科技人才和研究机构,现隶属核工业总公司的许多单位如中科院的高能所、理论物理所、兰州近代物理所等都是它的“后代”。

2004年的原子能楼

2004年的原子能楼(资料图)。

原子能楼近些年一直传言要被“拆除”。曾在此楼工作的中科院高能所离退休办人员耿顺才说,2015年10月原子能楼就开始停电停水,大家陆续搬走,现在已是人去楼空。对于主张拆掉该楼的原因,有人说这栋楼是破楼、危楼,影响再盖新楼。

从2001年开始,原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室主任樊洪业就为把原子能楼列为文物而奔走。“当年我提议把这楼辟为院史馆,把它作为历史文物来保护,不过一直没有被采纳。”

很多坚持“保楼”的人士认为,这栋楼见证了新中国高科技的起步和初期发展的历程,凝结着老一代科学家和革命家的心血。这其中蕴涵着新中国初创时期的科学精神、传统、作风,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遗存。

对于如何保护,有人提出,即使不能继续用作实验研究,改造做个博物馆不是也挺好?比如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大家游览时既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也能了解科学历史,何乐而不为。

近期,这栋楼的命运又有转机,或许不会被拆除。《科技日报》称,中科院曾讨论过原子能楼整体和部分保留的可行性。相关部门也在研究改造方案,如造一高楼把这栋楼包在里面,或整体西移等。

然而,若将原子能楼作为纪念设施改造或整体移动,申报难度大,审批许可周期也将非常长,将影响纳米中心新建项目的进度。

6月22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官网上就此事作出说明。说明称,随着该中心科研事业发展,实验办公空间极度紧张和缺乏已成为制约中心发展的最大瓶颈。经多次研究,“十二五”期间确定在现有园区内拆除部分旧建筑,建设“纳米集成技术与纳米制造综合研究平台”,项目报批和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规定。

针对部分专家对拆除原子能楼提出的异议,中心已经听取意见,修改了原设计方案:将原子能楼的南墙按原貌复制在新建实验楼南墙,同时在旧址设立纪念标志物,以达到保护和传承“高能楼”历史价值的效果;新建楼内还将设立展室,以展示老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事迹。 

责任编辑:李红英(QN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