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彦委员:为残疾学龄前儿童提供正规教育

2017-01-13 15:49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扶持融合发展为残疾学龄前儿童提供正规教育

来自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政协委员吴文彦提出,目前本市有超过一半的学龄前残疾儿童未接受正规学前教育,政府应当培育和扶持融合幼儿园的发展建设,打造融合型师资团队,帮助残疾儿童顺利进入普通小学完成学业。

吴文彦手头有两组数据。第一组针对普通3至6岁学龄前儿童。数字显示,目前本市有幼儿园4100家,其中公立幼儿园2000家,私立幼儿园2100家。在2011年至2013年第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执行中,全市户籍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5%以上,常住人口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0%以上。2015年至2017年,全市户籍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学位供给将全覆盖,入园率保持在95%以上。第二组数据针对3至6岁学龄前残疾儿童。2016年本市1400名3至6岁学龄前残疾儿童,只有18.7%在园接受学前教育,有28%在特殊教育机构,在743名没有入园的孩子中,717人有学前教育需求。

“这两组数据说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与普通孩子相比,差距太大了。”吴文彦认为,让更多的残障儿童在正常的环境中成长,接受正规全面的学前教育,为将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奠定基础,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因此,北京需要在残疾儿童学前融合教育上下大功夫。吴文彦解释,融合教育指的是将身心障碍的儿童和普通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生活,普通班能提供所有的特教支持和服务措施,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合并为一个系统。吴文彦说,近些年北京有一些幼儿园已开始残疾儿童学前融合教育,也取得很好的经验。实践证明,大部分残障儿童通过一段时间融合教育后,可顺利进入普通小学完成学业。虽然目前实践中的融合教育已总结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但缺乏政府在更大层面的政策支持。吴文彦建议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应出台政策,从师资培养、环境设施配置、资金支持、经验推广等方面,培育扶持融合幼儿园的发展建设,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作者:叶晓彦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