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届末之际话别离:为老百姓干些实事儿就够了

2017-01-20 09:4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为老百姓干了些实事儿,这就够了”

20日,伴随着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闭幕,本届人大代表的履职工作告一段落。回首过往,他们为五年来因自己建言带来的改变而欣喜,展望未来,他们筹谋以更多接地气儿的方式推进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在他们看来,身为人民选举的代表,能通过参政议政干些实事儿,就对得起老百姓。

“铆足了劲儿,把会开好!”

连续五年上会,卫爱民基本每次都会带来20多条建议,今年光是成文的就有11条,从环保、教育、交通到医疗卫生,他的议题视野开阔又紧贴民生。

今天是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最后一次会议。“铆足了劲儿,把会议开好!”是卫爱民的承诺。为此,他专门调整参会策略:提前准备好建议,专门腾出时间审查政府预算报告。

戴着金丝框眼镜,思考时眉头微蹙,专心地记录、书写,不看手机,这是人大代表臧美华在每场小组讨论会上不变的形象。几乎每场会开下来,她都能写满一篇A4纸。她随身带着的U盘中,装着当人大代表10年来的建议、议案,多达数十个。

议案目录显示,大会收到的上百份议案中,同一名代表关注多个议题的情况并不鲜见,代表们聚焦的主题涉及城市建设管理、经济发展、教科文卫等方方面面。

“最擅长的领域,我敢说!”

从公务员、学者到医生、警察、基层社区工作者,本届代表的职业覆盖多个行业。他们也结合自己研究的专业领域为完善相关法规、推进城市治理贡献力量。

曾任北京市房地产交易所所长的臧美华退休前干了40多年房地产,她的提案也都聚焦住房问题,“最擅长的领域,我敢说!”

“你们知道那些危旧房屋厕所有多小吗?只有这么大。”在东城团的小组讨论会上,臧美华伸开双手,比划出一个只比身体宽点儿的距离,“你们胖点儿的代表进都进不去。”一阵笑声后,大家更认真地听臧美华的建议,“该改的改,该拆的拆,不能让老百姓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作为北大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研究养老、调查养老,也建言养老。他提交的议案指出,本市机构养老面临服务设施设置不合理,服务亟待规范化专业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并从政策立法,拓宽融资渠道等多方面给出建设性方案。

“我的建议落实了,高兴!”

反映百姓意见与呼声,也是代表们的重要工作之一。

回忆起来,除了在《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中提出“环境优先”原则, 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最得意的一件事莫过于修路。政法大学蓟门桥校区南边的明光东路过去坑坑洼洼,居民意见很大。他把这个问题反映到市人代会,经过多次沟通,终于得到解决。

他的建议中,最戏剧化的一条与北京南站的候车座位调整有关。他实地考察,发现北京南站二层原本应该有5000多个候车座位,受商铺挤压后只剩下1600多个。前年秋天,从南站出发去外地出差时,一位妈妈因为缺少座椅席地而坐给孩子喂奶的场景让他深有触动。他拍下照片,并在去年的两会上反映情况。相关部门回复时却否认过度商业化,他在传真过来的文件上写了四个大字:很不满意!

虽然回复不满意,但南站也在悄然改变。去年年底,他再次走访发现,二层座位大量增加,部分商亭已被撤销,保留的商亭周边也见缝插针地安排了座位,“我的建议落实了,高兴!”

“不当代表也要‘接地气儿’!”

除了连续五年骑车上会,基层交警代表任素永还做了许多事儿。2012年,首批试点的2000辆公租自行车在东城、朝阳两区投入使用,许多市民还不太接受。每当看到徘徊观望的市民,任素永就手把手教对方如何租借。

最初骑车上会时,有人质疑他“作秀”,但他仍然不遗余力地呼吁绿色出行,“只要老百姓接受了,这个‘秀’我就一直做下去。”市民接受程度高了,他又开始关注修理维护、跨区租还车等问题,“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5年履职,让任素永越发留意“民声”,公交车上老百姓抱怨菜贵了、哪儿秩序差,他都认认真真地听,回头记在本子上。“不当代表了,也要继续‘接地气儿’!”任素永说。

治理地铁噪音污染,为本市法院增设环境资源审判庭,为出租车司机建免费淋浴设施,今年这些新建议的落实情况,王灿发还将继续跟进。

臧美华有脚伤,人代会开幕前,她的脚感染了,裹着纱布的脚挤在皮鞋里很疼,开会期间,她换上一双露脚面的老布鞋,在严冬天儿缓缓地挪步,脚都冻红了。

“尽心、尽力、尽情、尽责,最重要的是带着感情。”这是她履职10年恪守的准则。“通过我们的调研,把一篇篇议案送到政府的桌子上,提高做决策的效率。”臧美华满足地说,“对得起一份信任,为老百姓干了些实事儿,这就够了!”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作者:孙宏阳 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