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陈小兵: 四个月公交车上“坐”出一份提案

2017-01-16 14:38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市政协委员陈小兵: 四个月公交车上“坐”出一份提案

曾被老乘客误会、遭司售人员拒绝,4个月里,他计算了23路、57路公交车每一站的行车和停靠时间……基层政协委员的提案报告是怎么写出来了?提案提交政协后,又是如何落实的?本报记者采访了基层委员,揭开委员提案调查背后的故事……

提案摘要:北京实施公交专用道已很多年了,提升了公共出行速度,也吸引了市民绿色出行,减少了拥堵。但一些重要线路重复、一站多路的问题也突显出来。调查发现:如果进一步优化公交专用车道线路,同线路中各路公交车错站停靠,专用道的效率还有20%左右的提升空间……

“说起这个提案,其实来得很偶然,是一次绿色出行发现的。”昨天晚上,在十二届北京政协五次会议驻地,见到陈小兵委员时,他正在对提案做最后的修改。放下笔,陈小兵委员讲起了这个提案调查的故事。

陈小兵告诉记者,去年8月初的一天,他的车限号。早晨出门上班到虎坊桥路口东,正好23路车靠站,就上了车。在专用道上,一路上走走停停,三四公里却走了30分钟,比开车快不了几分钟。

从这天起,陈小兵连续坐了一周的23路进行观察。“一周下来,我发现了问题。早晚高峰时,在这条专用道上公交车走得并不快,而到了非高峰时段,反而会慢一些。”陈小兵说。

“这时,我已感觉,这个现象可以写个提案了。”陈小兵说,可要写提案就得详细调查,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手里没有精准的测算工具,陈小兵就想了个笨办法,坐车一站一站地计算时间。

为此,平时不爱戴手表的陈小兵,翻出了一块旧表。上班途中,23路每走一站,他都在车上记录下行程和停站时间,到了晚上,就把数据汇总。

“小伙子是客车厂的吧!”当时乘车的一位老大爷误会了,以为陈小兵是客车厂的,但听说他是在找公交车在专用道上走不快的原因时,老大爷说,自从有了专用道,已比以前快多了。但要说慢,原因不复杂,这条路上的线路、车站太多了。

“线路多,设站多不是方便吗?跟堵车有什么关系?”陈小兵问老人。

“要是一站里,几辆不同线路的车排着队进站上下车,你说慢还是快。可这条线上,这样的站可不少。”老人说。

经老人一提醒,陈小兵发现,这条路上还有57路,再一查站牌。两条线路从马圈、广渠门内、安化楼、培新街、磁器口……重复站点达11个。两路车在同一站内有时四五辆车排队进站。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站重复?”陈小兵走访了多位司售人员。司售人员告诉他,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布线建站都是为了方便百姓,可设线建站有先后,且彼此并非一个车队,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这样的结果。

那别的大街什么样?陈小兵利用休息日又跑了好几条大街。发现城市核心区的两广路、平安大街、长安街等多条主要大街都有类似现象发生。

不知不觉已到了10月,公交车他一坐已是两个月了。这时,正好赶上他因公到台湾地区出差。在台北市时,他在参访之余,每天抽出时间体验当地的公交线路。发现当地公交专用道,几乎没有线路重复,而且每辆公交车上,下车门边都有红色的按铃,如果到站前没有乘客按铃,车站上又没人上车。公交司机可以直接甩站。这大大提高了专用道的效率。

回到北京后,陈小兵继续乘坐公交车搜集数据,同时开始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这么多线路,如果不同的线路错开停靠站,会不会提升专用道的效率,会不会影响乘客出行?”陈小兵又开始了一轮调查。

通过观察和征求乘客以及各站附近市民的意见,陈小兵发现,像虎坊桥、磁器口、广渠门内等几个站需要每路车都要停靠,因为这几站除了地铁换乘,就是居民集中的住宅区。而其他的站可以错进停靠。这样,只要公交总调度能调整好,不会太影响百姓出行。

为了印证这个想法。陈小兵利用晚上开着车沿23路各站,一站站地试验。结果发现,如果能甩掉六七站的话,可以节省近8分钟的时间,公交专用道的效率能提升到20%以上。

一晃4个月过去了,陈小兵坐了120多天的公交车,手中多了一组组数据,一份提案报告的雏形也在他的脑子里形成了。

“我的数据都是笨办法得出的,可能有不准之处。不过,我敢肯定,错位停靠站点,优化公交专用道上的线路,可以再次提升专用道的效果。”陈小兵说。

“这路公交车,我会一直坐下去,一直到这个提案有结果为止。”陈小兵说,看结果,一份提案很简单,三五千字,但都是基层委员们牺牲业余时间走访出来的。有的委员为准备一份提案甚至要调查一年或更长时间……

提案如何落实?

转入办复单位半年内答复

陈小兵说,这份提案交上去,估计会让市交通委或公交总公司来落实办复。“最晚到6月,我和办复单位就会进行一轮关于提案的商谈。办复单位会详细了解委员的要求,然后可能会组织调研……还会有二轮约谈,征求我对办复的意见,直至此事有个阶段性的结果。”

说起提案的落实,陈小兵说,委员提案一年可以提交多次,不管是在大会期间,还是在平时提交。按规定,转入办复单位后,都要在半年内答复。截止日期分别是6月30日和12月31日。

陈小兵说,从2013年进入市政协,5年来他提交了20多个提案,全部得到了答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2013年,作为新委员提交的‘关于方便老年人出行,地铁应在条件具备的站点建下行步梯和垂直梯’的提案。”提案上交不久,市规划委相关人员约他见面,就提案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对已建地铁站因空间预留有限,难以增加硬件设备进行了解释,并表示今后地铁建设中会釆纳他的建议。让他高兴的是,随后建设的4号线、10号线都增加了这些设施。

“而今,我已是老委员。为百姓呼声,为政府城市管理精细化建良言献实策,这就是政协大会的作用和委员履职的价值。”陈小兵说。            

记者 龙露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