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社保局:疏解不会疏人才

2017-01-17 11:2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月16日下午,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召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推动教育事业新发展》联组讨论会。图为联组会现场(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陈健男摄

千龙网北京1月17日讯(记者 马文娟)“我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是短板……”“鼓励各单位有条件地恢复托儿所……”“我们要尊重教育的本源,教育去行政化……”1月16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全会联组讨论会上,20位委员争先恐后发言,探讨如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推动教育事业新发展”。副市长王宁、市政协副主席葛剑平参加会议。

其中,针对委员对于疏解非首都功能与留住人才关系的担忧时,参会的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符合首都需要的“高、精、缺、优”人才,一定要做到精准对接。

委员声音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力量

“会议采取委员举手发言的形式。”主持人话音刚落,袁济喜委员马上举手并抢到话筒,“我发言的主旨是关于在北京市学校,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力量的建设。”他说,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的学术史,但学校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是短板。我国的学科建设是1905年从西方传来的,分科教育造成传统文化知识的欠缺,懂历史的未必懂文学。目前,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看到了这一问题,专门打通文史哲,实现传统文化的全覆盖,武汉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师大等高校都有相关措施。

袁济喜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老师,他说,国学院2005年10月挂牌,11年间,已经有五届学生毕业,但据他所知,大部分毕业生还是到党政机关和企业工作,很少有人能真正下沉到中小学。

目前,解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问题,采取的还是对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建议编制系统计划,统计出北京市全科的师资有多少,国学师资缺口是多少,有计划地引进和培育相关人才,把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

周凤玉委员也提到了文化和德育教育。她认为中小幼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目标,建议在国家公祭日、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大活动中,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网络观看,这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中医药文化进教材

海丽和李萍两位委员的发言共同关注到中医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处提到了中医,第一是健全中医药的治未病体系,第二是振兴中医药的发展。“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李萍委员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中医药白皮书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通过,这些使中医药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发展时期。

她认为,中医药是具有综合价值的教育资源,中医药健康环保知识的普及,对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特别重要。在“健康中国”大会召开之后,浙江省在全国第一个推进了“健康浙江”行动,率先将中医药内容选入地方教材,走进中小学教育。北京在这方面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中医药进学校已经做了将近十年的工作,积累了很好的基础,在教育部门主导下建立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机制,现在北京市有50多所学校在开展中医药的课程。“我们再次重温习主席说的话,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把钥匙交给谁最好?交给青少年是最好的。”

李萍委员建议,由市教委牵头,联合北京市的教研力量,将中医药学推进到教育体制和地方课程中,并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教材。鼓励中医药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博物馆等社会资源对学生开放,激励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让学生触摸中医、感知中医,让中医文化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从而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疏解过程中也要留住人才

“我的题目是合理处理首都疏解功能和留住人才的关系。”吴永全委员作为北京友谊医院的医生,关注的是优质医疗人才的培养。他说,现在研究生毕业后,外地生源留校有严格的限制,每个医院配备的名额很少。选拔时,先看是不是北京本地户口,再看你的学历和毕业院校,有的很优秀的博士都很难留下。他建议,对于优秀的人才,在指标上可以适当放宽一些,这个关系处理好,未来对北京的发展可能是很有影响的。

刘岩委员也提出类似的建议。她从事专业艺术教育,几年来一直关心人才出口问题,发现艺术人才的就业率有所下降。前两年,她提议素质舞蹈教育进入中小学,这不仅能培养艺术人才,对所有学生也能形成好的示范,例如助于解决中小学生的肥胖和近视问题。她提出的数字是50所,最后落实到63所学校,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希望(舞蹈)能够为更多的人服务,而不仅是培养高精尖艺术人才。”这也可以作为艺术人才就业的一个出口,别让他们“毕了业就失业”。

人力社保局回应

“控制人口不等于控制人才”

参加联组会的还有北京市教委、人力社保局等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他们对委员提出的部分建议现场做出回应。其中,针对委员关于“处理好疏解和留住人才的关系”的发言,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陈蓓说,“请委员放心,北京疏解产业功能的过程中,重点解决人口的总体调控,但控制人口不等于控制人才。北京高精尖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批有能力、懂专业的高层次人才。”

陈蓓表示,对于北京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精、缺、优”人才,一定要做到精准对接。以医疗行业为例,在管理的过程中,人力社保局会和医院、科研院所等卫生机构做好人才引进的对接,会实事求是地根据大家的需要,同时考虑人才的质量来引进。

还有委员提到职业技能教育遇冷,陈蓓说,“蓝领”的培养是人力社保局的分内职责,北京的高职、技工学校都在搭建公共实训的体系,会放到互联网上,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报名。同时,如果你符合紧缺工种的需要,政府会提供培训支持。只要不是北京限制性行业,居民如果是失业状态,每个人每年可享受一次免费培训。“目前大家自主选择培训的积极性还不是很强,我们互联网平台的服务体系建设也需要完善和畅通,这样对于建立终身培训体系,特别是解决农民、蓝领的培训,可能会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此外,针对邹丽萍委员关于儿科医生紧缺、建议政策向儿科倾斜、鼓励医生转岗的发言,陈蓓也表示,可以通过人力社保部门在人才培训方面的经费来支持。

王宁:学前教育应关注孩子教育培养

会上,王宁介绍了人才体系建设中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内容,首先是学前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突出学前教育”,他说,学前教育是人才的基础。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政府不只关注学位不足、办学条件等问题,还要关注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培养问题。

接着,他向委员讲述不久前自己调研时发现的问题。他讲到,在一次图书博览会上,“只有一个馆人头攒动、人数最多,就是学龄前儿童馆,大家都在看手绘本。”然而,当王宁走进展馆,看到现场的手绘本后有些失望,发现大量的手绘本都是进口的。他说,我们的幼儿教育是关键环节,是人才体系当中最基础的部分,应当重视。

记者注意到,现场20位发言的委员当中,有4位委员都提到学前教育相关问题。比如市政协委员申玉荣建议,改进师范教育学前专业的教育教学,将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对接,提高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同时,王宁提到北京中、高考招生制度改革。2017年,北京中考招生制度将启动改革。2020年,高考招生制度也将迈向改革。王宁说,如果以应试教育作为指挥棒,则不适合人才培养。因此,要利用中、高考制度改革,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进入千龙网2017北京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  作者:马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