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杰委员:应限制目的不纯食品职业打假

2017-01-17 15:51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应限制目的不纯食品职业打假

今天(17日)上午,科技界别委员唐俊杰介绍,一些职业打假人,以商品标签瑕疵为诱因到法院提起食品安全诉讼。实际上,商品本身并不存在食品安全的问题。这些人长期活跃在市场内,寻找食品标签瑕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食品标签出现问题非常容易立案,获利又高。职业打假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企业或经营者获取高达10倍的赔偿金。

唐俊杰委员认为,这种职业化的“打假”,不但没有起到维护、推动、监督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作用,还大量占用了正常的司法资源。由此,检察院和法院针对这种现象应制定相应的法规,限制不当行为的发生。记者 龙露

责任编辑:李红英(QN0016)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