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守望岗”、“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海淀网友”、“丰台劝导队”……这些群众志愿者队伍屡次为首都治安立下“汗马功劳”。17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心交通支队副支队长任素永提出建议,北京各区的群防群治力量应联合起来,建立统一平台,更好地维护首都治安。今年,“东城守望岗”的志愿者人数将再增加10%,APP也有望推出,“守望岗”将更加智能快捷。
■代表建议
群防群治力量
建立统一平台
任素永告诉记者,东城区的“东城守望岗”遍布各个社区。“我在东城区的很多胡同里都看见了守望岗,一旦有可疑情况出现,守望岗的社区志愿者们就会第一时间发现。”任素永说,目前,东城区注册登记治安志愿者有7万余名,在全区182个社区共部署了3135个守望岗,对维护首都治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任素永建议,像东城守望岗、西城大妈、朝阳群众、海淀网友、丰台劝导队这样的群防群治力量不应该“各自为战”,应该将各区的群防群治力量联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统一平台,更好地为维护首都治安做贡献。
守望现状
东城守望岗不只有“大妈”
记者了解到,东城的守望岗通过开展邻里守望、治安巡逻、信息搜集、矛盾排查、秩序劝导、为民服务等志愿工作维护社区平安,促进社会和谐,形成了“邻里街巷有人巡、情况信息有人报、环境秩序有人管、矛盾纠纷有人调”的工作格局。
守望岗在整合了物业保安等职业力量的同时,还融入了协管员、环卫员、文明引导员等公益性岗位力量,并延伸吸纳了更多热心公益的普通社区居民参与共管共治。东城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城守望岗里包括了治安志愿者、安全稳定信息员、流管协管员、人民调解员、楼门院长、行业系统志愿者等八支力量,甚至包括商场售货员、市场小摊主,也就是说,东城的守望岗可不仅仅包括“大妈”。
星级志愿者享受社区服务
与过去社区治安志愿者“小脚侦缉队”的传统形象不同,东城守望岗还特别注意队伍的年轻化,去年,东城区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平台,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守望岗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与守望岗值守的青年志愿者1200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100余小时。
据介绍,守望岗的志愿者实行实名注册登记,每年志愿者还必须接受集中培训和专题培训。
同时,“星级”管理制度除了对志愿者进行评价,还挂钩激励制度,长期参加平安志愿服务、达到一定星级的志愿者实施公益反哺,可以享受由社区服务中心、企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家政、为老、餐饮、医疗保健、法律咨询及送菜送货等服务。
执勤案例
报送“热乎”信息 六小时破命案
记者了解到,东城守望岗“守望”五年来,共提供有价值“情报”超过8万件,协助“警察叔叔”抓获犯罪嫌疑人3745人,疏导化解各种矛盾将近千件。
2015年,东直门新中街社区“守望岗”的一名志愿者给社区民警打来电话举报,社区一自建房的出租屋内,有一名租户行动鬼鬼祟祟、昼伏夜出,感觉比较可疑。社区民警根据举报线索,立即赶赴现场,当场查获一名女性涉毒人员,并现场起获大麻、海洛因等毒品。
东城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志愿者报送的信息很多都是“热乎”的。“例如曾经在建内大街某餐厅内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民警通过调取现场周边探头确定嫌疑人体貌特征后,根据一名守望岗志愿者举报的线索,警方迅速确定了嫌疑人身份,仅用6个小时成功破案。”
“关键时候帮大忙”,是东城公安分局民警对守望岗的评价。
最新进展
APP年内上线
可接受市民报名
东城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开始,东城守望岗要进一步扩大其规模,加强其社会化。通过实施青年守望岗、社会单位防控屏障、胡同物业管理,组织发动更多的青年志愿者、社会单位力量、物业保安人员等加入守望岗工作,壮大守望岗规模,优化队伍结构,“从人数上至少实现10%的增长。”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今年,东城守望岗的APP也有望上线。“我们将借助微信、微博、APP等新手段,建立移动端‘东城守望岗’工作平台,更好地服务广大居民。”
记者了解到,这款APP上线后将面向所有市民,市民可以下载APP,借助APP了解学习各种安全防范的基础知识,还可以通过客户端报名成为守望岗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