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种方式建设冰雪运动管理人才队伍

2017-01-18 17:5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月18日讯(记者 秦胜南)千龙网记者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体育局目前已经在北京市十六区布局青少年冰雪运动业余训练项目。同时,为了推进青少年冰雪运动的发展,2018年北京市将举办首届冬季运动会,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在发布会上介绍,冰雪人才队伍建设是北京市体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北京市正在加大竞技体育专业队伍建设和各区冰雪运动业余训练工作的进度。

去年7月前,已经组建北京市冰雪专业队伍16支,包括所有冰上项目和部分雪上项目,有164名运动员和近20名教练员,目前,他们正在各个基地进行训练,并在世界大赛和全国锦标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除了专业队伍的培养,北京还将加强冰雪运动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其中既包括管理者,也包括导滑师、防护师,以及辅导人员等,采取短期班、专业班、混合班三种形式。

孙学才介绍,短期班的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培育体育退役人员进行短期培训。北京市训练基地基本涵盖了夏奥会的所有项目,每年都会有一批专业运动员退役,退役时可以按照个人意愿进行转型,通过短期培训,掌握冰雪项目的技能,成为辅导人员。

同时,市体育局还将依托高等学校培养专业人才。据悉,北京市体育职业学院已于去年设置了冰雪专业,首批培养的45名冰雪专业学生,通过这半年的教学,已经走上了冰场、雪场进行体验和训练,经过三年的培训,他们将有望成为这个行业的骨干。

孙学才透露,为了扩大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今年,市体育局还将和市教委协商,扩大冰雪专业的招收规模。此外,通过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的模式,提升专业技能。比如,北京体育大学已成立冰雪运动学院,并和东北三省的相关院校联合培养高校专业人才。

另外,针对青少年冰雪运动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到2022年,本市将创建1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立30个冰雪活动中心,推动冰雪运动发展。

孙学才在发布会上还介绍了通过混合班,依托社会力量,培养冰雪项目的专业人才。“比如,依托社会上现有的雪场和滑冰场,通过社会力量与政府合作,开展专业培训,使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和服务人员成为冰雪运动的骨干。

据介绍,市体育局去年已经开始混合培养计划的实施,并已经培养近千名社会冰雪项目指导员,以及裁判员。“通过短期班、专业班、混合班的多渠道培养,不断满足冰雪运动人才的需要,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和卓越的冬奥盛会垫底人才基础。”孙学才说。

针对有市民关心冰雪运动场门票是否会有适度下调的问题,孙学才表示,市体育局将和雪场、滑冰场密切配合,研究从政府层面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降低市民参与冰雪运动的门槛,使市民能在筹办北京2020年冬奥会过程中享受冰雪带来的快乐。

》》进入千龙网2017北京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  作者:秦胜南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