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探访北京基层党支部 地下空间扰民变惠民

2017-06-21 16:20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探访基层党支部 地下空间扰民变惠民

和平门社区内曾是群租房的地下室,如今成了“氧吧”,既提升了社区环境、清除了安全隐患,又为居民的文体活动提供了舒心的场地。

“走,咱们也去切一盘!”回味了一晚上世乒赛上中国队员的球路,陈逢祥有些技痒,一大早就来到了社区文化氧吧,还左右招呼着队友切磋。“以前可不敢想能有这好时候。”陈逢祥说,小区里也有两个水泥球桌,可是早晨不太敢打球,怕影响别人休息,而且球桌还建在化粪池边上,大家也都不太愿意玩。而自从社区清理了地下空间后,专门设置了活动场所,居民才享受到了好时光:爱打球的、爱养花的、爱编织的都有活动场所,自行车也有了免费的固定存放位置 。“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啦。”陈逢祥说。

清理地下空间 还居民安逸环境

陈逢祥所住的小区叫和平门小区,是2004年底交付使用的居民回迁小区。小区里2341户居民,建筑面积为205042.25平方米,其中,普通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5435.37平方米。

“在西单商业区工作的服务人员,逐渐集中居住在我们小区的地下空间里。”和平门社区党委书记唐一民告诉记者,最近十年来,小区里的地下空间拆改后共隔出房间2037间,其中最大面积为30平方米,最小面积为4.5平方米,“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平门社区常住人口8836人,外来人口4512人,占社区总人口数的51.1%。外来人口中大部分居住在地下空间。”

因为地下室没有信号,很多人都要在地面上打电话,而这些租户的休息时间多数都在后半夜,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地下室没有排风口,喜欢吃辣的外来人口一起小灶,就呛得全楼的老人直咳嗽;每到夏天,全楼经常跳闸……住在地下空间的人在增多,居民们的意见也逐渐增多。十年来,社区发生过多起盗窃案件,甚至还有两起命案,生活环境很不安全。

2014年起,西长安街街道下定决心清理这个地区的地下空间,放弃经济利益,把安全舒适的空间还给居民。街道先后召开了十余次专题研究会进行分析研判,最终制定了和平门小区地下空间整治的具体工作方案。

西长安街派出所在约谈及入户宣传告知时,全程提供警力保障;区房管局、区安监局积极向地下空间经营人员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安监及消防定期对地下空间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和平门社区组织了居住在小区里的298名党员参与到宣传工作中,每周上门发放安全材料,同时向地下空间租住人员发送短信,劝导租住人员搬离……经过多番扎实的宣传动员,350余人主动搬离。

韩云潭是第一个带头搬离此地的流动人口,此前他是和平门社区流动人口党支部的委员。“说到底,不光是为了小区居民的居住安全,也是为了我们这些租住人的安全。”韩云潭不仅带头搬走,还动员了很多和他一样的租户离开。

截至2016年底,和平门小区共拆除房间785间、面积7138平方米,清退人员2497人。在此基础上,今年1月底开始,仅用36天时间即累计清理拆除13862平方米、1157间地下室,疏解人口2010人,彻底结束了和平门小区地下空间群租房历史。

几千名居民投票 最后定出建设方案

地下空间清出来了,但是这些空间该怎么用?西长安街街道秉承“群众说了算,居民自己管”的方针,召开千人大会,向一百六十多名楼门院长汇报情况,并组织他们票选2017年拟办实事。街道和社区还邀请社区几千名居民一起提建议,引导居民参与地区建设。居民们可以参加社区、街道组织的现场讨论,也可以上网投票,选出自己满意的解决方案。

在综合了居民的意见后,西长安街街道最终定下了将地下空间建设为“红墙系列氧吧”: “红墙文化氧吧”、 “社区文化氧吧” 、“生活服务氧吧”、“便民服务氧吧” 、“安全文化氧吧”,共计6770平方米。

“便民服务氧吧”占地430平方米,是建在地下的智能自行车存车处。原来地面上的停车棚已经拆除,改建成绿地及居民活动场所。存车处进出口设置安全门禁和出入磁卡识别钥匙,每车一卡,实名登记,免费存放,内设置若干个摄像头,24小时监控。

“社区文化氧吧”占地819平方米,为居民提供读书看报、锻炼身体的场所。“生活服务氧吧”占地350平方米,与专业的公司合作,建80个自助仓,体积从1立方米到20立方米不等,作为居民的仓储中心,为居民解决家庭存储难题,并且设有指纹刷卡门禁和出入仓提示功能,保障存储安全……

“我们小区旁边原来有一个存车棚,普通车每个月5元,去晚了都存不上。这个存车点成立后,好多老街坊都夸‘太方便了’,其他几个楼也都找我来反映,也想建个类似的存车点呢。”唐一民笑眯眯地介绍。

社区里面养蘑菇 全都送给了困难户

在各个“氧吧”建成之后,乒乓球是最受欢迎的活动项目,舞蹈室、编织室、花卉养殖室利用率也非常高。花卉养殖室开放一个多月后,社区又在室内增加了种蘑菇的内容,请来了专门的社区工作者来负责日常管理。

“现在已经采过好几次了,不过菌菇棒还不是太稳定,每次也采不了多少,我们也在摸索。”唐一民告诉记者,也有不少居民来此学习种蘑菇,打算在家里一试身手。社区里养殖的蘑菇,每次采摘后都由社区工作人员送给社区里的特困户。第一茬蘑菇送给了家住西松树胡同36号院的邸秀兰,这是一位重残居民,和九十多岁的老父亲一起住。在接到社区送来的蘑菇时,邸秀兰特别感动,“咱们社区真是太好了。”

“社区也在不停地吸纳居民的建议来调整功能,让咱们居民过得更温暖舒心。”有了街道的支持,得到了居民的赞扬,唐一民干劲十足。

本报记者 周明杰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周明杰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