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八里桥市场推行垃圾分类 一年能省四十万垃圾处理费

2017-08-16 14:39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八里桥市场推行垃圾分类 垃圾少了环境好了 一年能省四十万

回收车来回穿梭、垃圾桶分门别类……近来,京城东部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通州八里桥市场针对果蔬摊主推行强制垃圾分类,占到相当分量的果蔬垃圾从原本“简单粗暴一股脑”的生活垃圾中剥离出去,得到科学有效利用。

一段时间下来,商户们发现,多了小小一道工序,垃圾清得快了,做起生意更加舒心。对市场而言,经济账本翻一翻,怎么算都是切实的利益。

现场

摊主分类存放

回收车“上门”清理

上午九时许,通州八里桥农贸市场交易大厅人声嘈杂。经营蔬菜、水果的摊主们一边招徕顾客,一边在自己摊位上忙碌地翻拣,将坏掉的菜叶、烂掉的瓜果细细挑出,扔到各自专门盛放果蔬垃圾的小箱、小筐中。

当市场保洁员将果蔬垃圾分类收集车停在摊位前时,卖小香瓜的刘姐正给一位老大娘称重。“马上啊,我找个零就来!”刘姐冲保洁员招呼。

“我来吧,就这些?”肤色黝黑的保洁员指指地上三个纸箱。见刘姐点头,他几步上前,手脚麻利地举起箱子,把已经腐坏的香瓜“哗啦啦”倒入车上一米多高、绿色的果蔬垃圾桶中,再将纸箱放回刘姐脚边。

自今年4月1日起,八里桥市场的果蔬摊主们被要求强制进行垃圾分类,在自己摊位旁用不同的容器将果蔬垃圾与其他废弃物区分盛放。每天上午下午,均有三位保洁员各自开着一辆分类收集车挨个摊位及时清理果蔬垃圾,交易大厅门口还有一个带盖的大型果蔬垃圾收集容器,堆积太多、保洁员来不及收集的果蔬垃圾,商户可自行倒入其中。以前烂果烂菜胡乱堆放、引得苍蝇成群的现象得到极大改善。

“无论焚烧还是填埋,如果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实现干湿分离,都会伴随产生更多的渗沥液等污染物。为了副中心整体环境的提升,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我们提出对责任主体明确的单位实施强制垃圾分类的要求。”通州区市政市容委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表示,八里桥农贸市场是北京东部最大的市场,未来搬迁后规模还会更大,在此推进垃圾分类,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市场一通知,我们就响应号召了,都挺自觉的。”卖大葱的谷姐快人快语,她表示自己用几个盛菜的塑料筐装垃圾,烂葱叶子随手摘出来扔到一堆儿,不觉得有多麻烦。“主要环境好了自己看着舒服,一进屋干干净净的,买东西的人也愿意来啊。”

做餐馆酒店蔬菜配送生意的小丁,在果蔬交易大厅外有自己单独的门店。他的店里蔬菜垃圾放一个桶,塑料袋等其他垃圾用另一个桶盛装。对于垃圾分类,小丁表示养成习惯就好。“刚开始不太适应,总忘,收拾的时候一扫就扫到一堆了,想起来还得重分。后来就边收拾边分了,速度挺快的,不影响做生意。”

减量

果蔬分类减量8吨,二次分类再减一车

一排摊位清理过后,车内4个垃圾桶已经装满了商户们清理掉的瓜果梨桃。掉转车头,保洁员径直驶回位于市场最南端的果蔬垃圾收集站,将这些垃圾桶送入指定存放间,同时换上4个空桶再次向交易大厅“进发”。

“我们保洁中心一共40个人,分早中晚三个班次。垃圾分类之前,所有的垃圾就一股脑地扫了,量比较大,扫一次三轮车得在大厅和垃圾楼之间往返好多趟。”八里桥市场保洁中心班长周燕霞介绍,自从要求商户垃圾分类后,保洁员也有了分工,拨出三个人开着专门配备的电瓶车回收果蔬垃圾,同时也检查商户们的分类情况。“果蔬垃圾他们运走,我们扫地的时候就好扫了,效率都有提升。”

八里桥市场保洁中心主任焦庆华介绍,果蔬垃圾分类得到了商户们的大力支持,“有垃圾比较多的商户,自己直接装桶给我们送过来。”而所有收来的果蔬垃圾,都在存放间内等待装车,由通州京环公司收运后送到董村综合处理厂进行厌氧发酵,转化为生物沼气进行供热和发电。

“每天早上8点多京环公司来装走一车,主要是前一天下午清理的。下午两点多再来装一车,收的是上午清理的。”焦庆华计算,垃圾运输车的容量在5吨左右,这就意味着市场每天的果蔬垃圾量至少为8吨。而在分类之前,市场每天产生的垃圾总量为十六七吨,通过分类,果蔬垃圾得到单独处理,剩余的生活垃圾一下子就减量为不到10吨。

而对于这些减量后的生活垃圾,八里桥市场也在一个多月前对其“开刀”——要求保洁员进行二次分类以进一步减量。“把可回收的挑出来,比如瓶、罐、纸箱、包装袋……直接给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的取走。”焦庆华介绍,挑出的可回收物重量不太好估算,或许没有特别重,但对垃圾体积的减量效果显著。“可回收物体积一般比较大,混在一起占地方,拣出去之后垃圾量就更少了。二次分类前,生活垃圾虽然重量近10吨,但密度比果蔬垃圾小,3吨位的垃圾车得4车才能装下。分类之后3车就可以了,我们争取以后能减到两车,这就是最终需要处理的生活垃圾的量。”

周燕霞坦言,二次分类增加了保洁员的清扫环节,但也不算特别麻烦。“我们车子后面会挂个大蛇皮袋,扫的过程中遇到纸盒纸箱、塑料瓶等等,可以直接扔进去,就是需要更加细心一些。”

算账

每分类出1吨,节省200元处理费用

入夏以来,北京天气时常潮湿闷热,瓜果蔬菜变质腐坏的速度大大加快。四个多月前正式开始的垃圾分类对保洁员的清扫效率、商户们的经营环境提升颇有裨益。更重要的是,果蔬垃圾分出去后,生活垃圾的减量大大降低了市场垃圾处理的经济成本。

“分类之前所有的垃圾混在一起,都按非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标准收费,每吨300元。但如果是果蔬垃圾,只按每吨100元的标准收费。所以我们每从生活垃圾中分出1吨果蔬垃圾,就能省掉200元的费用。同时现在区政府大力支持垃圾分类,又给了设施和免除末端处理费的政策,更能节省不少支出。”焦庆华掰着手指细细计算,推行垃圾分类这几个月里,市场每天平均分出8吨果蔬垃圾,大约可以节省1600元。

而对剩余垃圾的二次分类,使得最终需要缴费处理的生活垃圾总量进一步减少。只是因推行时间不久,减少的具体重量还没有准确数据。若算上这一项,市场在进一步减少支出的同时还实现了部分盈利。

当然,天气转凉后果蔬腐坏速度将会延缓,垃圾分类对处理成本的削减肯定不如夏季那样明显。但据以往情况估算,全年节省的垃圾处理费用也能达到近四十万元。

通州区市政市容委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辖区范围内市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商厦等餐厨(果蔬)垃圾产生单位实施垃圾分类的,在9月底前都将享受免除末端处理费,免费配给分类设施的福利,商户只承担运输费。“没有完全免费的原因是,一方面利于培养垃圾谁产生谁缴费的意识,增强对垃圾处理的关注,主动实施垃圾分类;另外也能逐步激活市场经济,将各类垃圾收运、处理回归市场化,便于政府进一步优化管理。下一步通州将分区域对市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等餐厨垃圾、果蔬垃圾产生单位进行联合执法检查,督促其尽快实现各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提升城市副中心整体形象。

责任编辑:李威威(QP0003)作者:魏婧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