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白恒宏:新机场“挑战不可能”

2018-05-01 14:24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白恒宏 新机场“挑战不可能”

人物小传

白恒宏,北京建工集团北京新机场指廊工程项目经理,1978年出生,1998年进入建筑行业。

从望京新城、新闻出版总署办公楼项目,到朔黄发展大厦工程项目、北京新机场指廊工程,白恒宏参建过各种类型的建筑项目,一步步从技术工人成长为项目经理。被授予201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前,白恒宏也曾获得过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

无论何时见面,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表情,让身边的人也仿佛能不由自主地忘却紧张。一个爱笑的人,是北京建工集团北京新机场指廊工程项目经理白恒宏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北京新机场,被称为“新世界第七大奇迹”的超级工程,形如一只“钢铁凤凰”。2016年,当新机场仍是一片荆棘杂草和荒地时,白恒宏就来到了这里,在近700个日日夜夜的奋斗和坚持中,建设着这个超级工程,让它渐渐露出凤凰雏形。白恒宏总说,认真努力了,大胆去做了,结果总不会太差。

善思

把大雨当淋水试验

4月21日,双休日的周六,北京迎来了春日里罕见的一场大雨。早上9点,白恒宏走入北京新机场指廊工程项目部,挨个敲开技术人员的办公室,喊大家打上伞去指廊现场看一圈。“4月份的北京,难得下这么场大雨,大家都别在屋里坐着了,一起去看看指廊屋面。”

一声号令下,一群人戴上安全帽、穿上雨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雨中的北京新机场指廊。到达施工现场,白恒宏先领着大伙在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看了看,又攀爬脚手架到达指廊屋面,把屋面上的每个角落都巡查了一遍。可喜的是,最让他悬心的金属屋面在大雨中也是坚若磐石,没出现一点儿问题。

“这可是一场喜雨,是天气留给我们的好机会,目的就是来检验我们的工程质量和防汛能力。”从屋面上走下来,见到记者的第一眼,白恒宏淡定地说,完全没有因为大雨影响了施工进度而产生懊恼。

“30万平方米的五个指廊,如果按照传统方法去做淋水试验,那可很费劲。这场大雨,不就是一场大自然给我们做的淋水试验吗?”白恒宏嘱咐着技术工人,把大雨中暴露出的问题仔细记录下来,等到雨停了,该修补的修补,该调整的调整,这样,等到防汛期真正来临时,整个团队才不会慌了阵脚。“北京新机场是个备受瞩目的工程,每个人都有压力,要让压力变成动力而不是阻力,就得多看多转多思考。”

巧干

使用无人机和传感技术“盯梢”

实际上,来到北京新机场担任指廊工程的项目经理,对于白恒宏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旅程。“虽然干了十几年,但严格说,北京新机场是我的第一个机场工程。上任之初,曾有人和我说,小白,你能坚持两个月吗?至少得坚持100天啊。到今天,我已经坚持两年了。”

作为北京建设的第二个机场,北京新机场同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相比,难度更高。最典型的是,出自建筑界“女魔头”扎哈笔下的新机场,承袭了扎哈一贯对于流线型的偏爱,大胆采用了弧形屋面和外墙,“凤凰”的形容也由此得来。这种流线的造型,意味着施工复杂度的成倍增加。

仅以金属屋面屋盖为例,在设计图纸上,屋盖的最高点达50米,由最高点向周边起伏下降至指廊端部,高度也降到了25米。而从金属屋面的组成看,从里到外包含了主檩托、主檩条、次檩托、次檩条、穿孔镀锌压型钢底板、防潮隔汽层、岩棉保温层、TPO柔性防水层、镀铝锌高强钢板、装饰板钢龙骨和复合金属装饰板,是一个足足有11层的结构。“当初屋面钢网架提升时,因为标高不同,难度就很大。”白恒宏说。

工艺之外,另一个挑战来自于工期,五个指廊主体结构施工的实际工期不到一年。“一年时间就得搭出骨架,还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实话实说,最开始我心里是没底的。”白恒宏给记者讲了一个细节,冬季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为了避免浇筑出来的墙体有裂缝,他派人从搅拌站就盯着,又在混凝土中使用了现代化传感技术。主体结构施工的最后阶段,他更是每隔一天就让技术人员用无人机航拍一次整体进度,根据进度来补缺查漏,直到2017年12月31日,“钢铁凤凰”顺利“穿衣戴帽”,完成功能性封顶封围。白恒宏说,“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我也会紧张得睡不着觉,但面对团队技术人员时,我从不说压力,就告诉他们我们一定能行。”

求新

自研“钢筋连接器”给施工提速

项目技术人员们对白恒宏的评价是:“一个喜欢钻研、勇于创新的人。”

新机场是一个钢结构工程,用钢量很大,因此而产生的焊接部位也特别多。白恒宏说:“我曾经做过测算,如果全部采用人工焊接,1000个焊工同时操作也需要3个月,但留给我们的工期不允许。”为此,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种可调试的钢筋连接器,大大加快了梁柱接头部位的施工进度,也同时避免了焊接高温对钢板的形变影响。

白恒宏回忆,最开始提出以钢筋连接器取代人工焊接时,不少人曾激烈反对,质疑新做法过于冒进,认为传统方法虽慢却保险,一张嘴就是“针尖对麦芒”。顶着压力,白恒宏反复试验,直到结果摆在面前,质疑声才慢慢消失。

另外,在中南指廊底板下12米高的轨道交通外墙混凝土浇筑上,白恒宏也放弃了传统的钢制模板或木制模板,改为采用定型“木工字梁”整体模板,让12米高的外墙实现了一次浇筑。

白恒宏说,建筑业的环境和科技都在剧烈变化,面对北京新机场这样的超级工程,建设者也不能守着传统,得在传统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十年前,大工程做装修时脚手架满堂红;十年后,机械作业就能满足装修需求,为什么还要坚持满堂红的脚手架?不能为了保险就拒绝改变。”

创新万一失败了怎么办?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白恒宏又露出了微笑:“那就回到原点重新来过呗。”白恒宏说,任何创新都有风险。作为项目经理,他要做的就是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给年轻人更大的想象空间。

2018年,正好是白恒宏从事建筑业的第20个年头,北京新机场也正转入内部装修和二次机电阶段。“一年搭骨架,一年穿外衣,一年做装饰,三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白恒宏说,他得继续奋斗,让北京新机场这个超级工程真正成为能传承百年的放心工程,在家门口屹立起一座完美的作品。

回眸

不断充电

技工成为经理

20年前,大学毕业的白恒宏没有等待毕业分配,而是做了第一批自由择业的大学生,一脚迈进了建筑行业。

“我至今记得自己参建的第一个项目是望京新城,从A区干到F区,真的是见证了望京新城从无到有的过程。20年前的建筑工地,条件远不如现在,住的是简陋的水泥板房,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一天三餐吃的是水煮白菜加上白面馒头。但那会儿的老师傅真是不吝赐教,手把手地带徒弟。”白恒宏告诉记者,在望京新城担任一线技术工人的那几年,他白天跑工地,晚上回办公室帮着老师傅整理资料,把前辈们一笔一画写出来的技术交底方案敲进奔腾386电脑里,几年下来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毫不夸张地说,我这十年来应用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前十年的积累。”

白恒宏进入行业时,大学生也已经不算是“稀罕物种”。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2003年“非典”暂停施工期间,白恒宏主动去进修学习,这也为他随后从技术工人一步步转向商务经理、项目经理奠定了基础。“我总说,年轻人不能永远满足于现状,而是要不停学习,学习才能让自己进步。”(记者 赵莹莹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作者:赵莹莹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