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遵化有个“小北京”

2018-06-29 07:14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遵化有个“小北京”

字正腔圆的北京话,这座燕山山脉南麓的村落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北京。这里是遵化市马兰峪镇官房村,明清两代这里曾是边关所在,大批北京军官迁居于此,他们的后裔随之在此繁衍,北京话就成了这里世代相传的“官方语言”。

现如今,遵化这个“小北京”仍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满族文化特色,官房村也依此搞起了特色旅游。未来,这里还将通过重现清代的官家文化,向外界展示清代北京的历史风貌。

来到官房村,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挑檐门楼,青砖黛瓦、红色门柱、红色檐樑的门楼上,金色的“官房”两个大字格外引人瞩目。汉字一旁的满文,也在提醒人们这里的历史渊源。气派的门楼外是官房村新建的文化广场,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等八面大旗猎猎飘扬。远处山头上的烽火台依稀可见,仿佛瞬间让人们穿越回到了清代边关。

官房村位于遵化市西北25公里的长城脚下,向北5公里便是长城,向南3公里便是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相传明代将领徐达主持修筑长城时,官房村便是当时军官的住所;清代为护卫皇家陵园,绿营官兵同样居住在此。目前,官房村居民大多为当时军官后裔,现有居民97户397人,均为满族,至今保持着满族风俗习惯。

实际上,在十几年前,官房村与周边其他传统村落并无区别,村内人心涣散、村容较差,气派的门楼当时也是残垣断壁,显得非常落魄。2002年,徐景明担任了官房村党支部书记后,村里的面貌才有了改观。徐景明此前在外经营企业,看到村里破败的景象,他毅然决定回来建设家乡。他向记者介绍:“官房村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我决定利用这张名片,修复村里的历史原貌,把官房打造成一个惠及全体村民的致富产业。”

改变村容村貌,恢复历史原貌,村民对这个畅想是观望得多,行动得少。面对这种局面,徐景明发动自家所在的胡同率先行动起来,“这条胡同都是党员户,我要号召党员带头。”于是,党员户开始率先进行房屋改造,青砖灰瓦,坡屋顶,前朝后寝,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对无法承担改造费用的村民,徐景明个人出资50多万元,宽敞气派的院落、雄伟精美的建筑就这样应运而生。渐渐地,村民对徐景明的想法也产生了认可,50个仿古宅院建成,村口古门楼、八旗广场也成为现在的模样。

清代建筑、整齐干净的街道成为官房村的一大特色。为了不断挖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官房村还保存了原有高四米、厚一米、长达千米的城墙,以及村内古井、古石桥等建筑遗迹。

为重现满族历史文化,徐景明不辞辛苦翻阅古籍,经过十几年的钻研、请教,徐景明已成为一位满族文化、民俗的专家。房屋改造过程中,很多设计方案都是徐景明翻阅古籍后得出的。

2017年,官房村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此基础上,村里又开辟了特色农家院、采摘园,还建了一家民间收藏品展示馆,游客可在此体验民俗文化,休闲度假,观光旅游。

徐景明对记者说:“人心齐了,这几年我们村每逢大年初一都要在村口集体合影。”他介绍,未来官房村将在做好满族民俗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清朝的官家文化,将依据古籍记载,恢复清朝不同品级官员住宅的规模、建筑特点等相关规制。他说:“北京曾是清代各级官员的居住地,但若在北京恢复建筑原貌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准备利用官房村当地的历史文化特点,向外界展示清代的官家文化,展示清代北京的历史风貌。”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