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老物件展在京西五里坨开展 民俗馆居民话团圆

2018-09-18 06:38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民俗馆居民话团圆

中秋佳节临近,正值秋高气爽的好天气,近日,一场老物件展在京西五里坨民俗馆开展,从农村的土炕、老灶台,到老式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和传呼机,一件件展品无声地诉说着时代的变迁,吸引了不少居民来这里回顾往昔生活,共话亲情团圆。

整个展览的面积大约800平方米,由四个展厅分别展示了此前四个十年里,京西百姓家庭里的老物件儿和房屋布局。上世纪80年代嫁到黑石头村的老人牛凤琴,指着展厅木质衣柜前一面镜子,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当年不为人知的一件趣事。“结婚那年的中秋,家里做的衣柜缺面镜子,但是北京这边买不到,就托人在老家河北定兴县做了面水银镜,是自己坐着煤车把镜子运到北辛安,丈夫再骑着自行车生背回来的。”

那时候,大伙日子不富裕,但是心里都憋着一股追求幸福的精神劲儿。今年74岁、在五里坨小学教了一辈子书的教师孙锡霖,如今放着城里的大房子不住,也要搬到五里坨。“我对这里的感情深啊,年轻的时候家里穷,一家三口靠我每月32斤的粮票,生活过得紧巴。但是这儿的乡里乡亲照顾我们,每逢中秋端午就请我们上家里做月饼、吃团圆饭,还给我们分棒子面吃,就像一家人一样,这样的情谊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京西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少村民都将自家的楼房扩大翻修,黑白或是彩色的电视机逐渐走进家门。老五里坨村民陈贵水最怀念的,就是中秋时节家家户户庆团圆,邻里街坊围在院子里一起看电视的热闹场景。“孩子搬着小板凳,电视前面坐一堆,老少爷们边看电视边评论,真正是过节的氛围。”。进入新世纪,留给黑石头村村民崔丽印象最深的,仍然是大家每逢春节、中秋传统节日走街串巷,唠家常、访亲友,欢度佳节的场景。

一件件老物件,一段段乡村往事,在民俗馆的4个展厅内,不少京西百姓选择在中秋节前来这里,与家人一起回顾历史,共度佳节。住在附近的年轻人黄伟,和女友一起流连于展览的各个角落,“很早就听说这个展览,来了一看倍感亲切,插卡游戏机、386电脑,就是自己小时候用过的,和女友一起来,指着这些我们都能聊出小时候的故事,分享一下不同的中秋习俗,这种体会很难得。”

记者注意到,来参观展览的还有不少跟着父母一起来的孩子们,在生产队大院里的棋盘上,在墙边的沙包、跳绳旁,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虽然他们还不了解这段历史,但触摸体会他们父辈的童年生活,这本身就是一次文化的传承。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京ICP证000032号 诚信网站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传漾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