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街街道创新为老服务 社区沙龙研讨共建共享难题

2019-03-15 16:2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zc20190315008

(和平街街道供图)千龙网发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街道在和平家园社区优秀书记办公室开展了红色爱心连锁服务超市共建沙龙。社区党员、居民以及属地共建单位代表围绕“在社区共驻共建共享中我需要什么帮助”“在社区共驻共建共享中我能做什么”展开研讨。

活动参与者分为两组,各组内成员展开“头脑风暴”,各个组织思想碰撞,针对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一个议题讨论结束,两组除组长外进行成员互换,对沙龙的另一个问题进行探讨,保证每一个活动参加者都对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针对社区共建共享,大家提出当前存在的“志愿者年龄偏大偏少”“街道与共建单位缺少沟通平台”“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社区居民志愿者表示会多方面了解“五老”需求,加强服务力度;和平街一中表示愿意在今后提供活动场地,动员人员加入街道志愿服务的行列;其他共建单位也纷纷表示会主动加强与街道沟通交流,为“超市”提供宣传平台,为建设美好社区献出一份力量。

和平家园社区居民志愿者孙玉华表示,通过与其他志愿者及共建单位的交流,更加明确了今后志愿服务的方向。目前,社区志愿者年龄普遍偏大,不能够满足很好地满足辖区“五老”人员的要求。今后将会发动更多的居民志愿者,也希望在职党员等更多的年轻力量加入我们的队伍,为社区“五老”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希望通过沙龙的方式整合资源更好的服务社区老人。”和平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填充“两库”,抓住双报到契机,将49个报到党组织、3449名报到党员纳入到超市建设中,下沉到每个网格党支部。同时,精细管理,提升“两库”的精细化管理程度,扩大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服务向纵深扩展。

据了解,和平街街道是一个老旧街区,辖区总面积4.34平方公里,具有“三多三少”的特点,“三多”即:老旧房屋多、特殊群体多、文化科研院所多;“三少”即:经济资源少、可用空间少、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少。同时,街道志愿服务集中服务多、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以特殊群体为代表的老年人的迫切性日常需求。

和平街红色爱心连锁服务超市成立于2017年,和平家园社区是街道九个“分超市”之一,自爱心超市成立以来,积极发挥载体和平台的作用,有效推进了地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开展。

红色爱心连锁服务超市以地区特殊群体“五老人员”为服务对象,采用自由选择、自愿结组的志愿服务方式,建立三级架构、二大平台、一个支撑,号召社区党支部、辖区单位、社区党群志愿者参与其中,为辖区老人提供精准服务,有效破解了辖区面临的“三多三少”问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红色爱心连锁服务超市“上线”一年时间内,共计调动58个社区党支部、70个辖区单位、648名社区党群志愿者参与其中,为辖区201名老人提供了5606小时3042次的精准服务,供需比例高达90%以上。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