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14日,“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8位代表上台分享传递正能量的感人故事。现将报告摘登如下,让更多的人知榜样、学榜样、做榜样,让“学榜样我行动”的美好风尚在京华大地经久不衰。
报告人: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首都文明办主任滕盛萍
“北京榜样,就在我们身旁,没有勋章也一样闪亮,没有光环也温暖四方……”每当我听到《北京榜样》这首歌曲,都非常感慨和自豪。今年2月,这个群体光荣地戴上了“时代楷模”的桂冠。那一刻,我深切领悟了“时代孕育榜样,榜样引领时代”这句话的深意。
为了使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生活,2014年,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创办“北京榜样”主题活动。5年来,我们坚持从街(乡镇)和社区(村)做起,全城动员、层层举荐、周周上榜,发掘了一大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人物。他们把奋斗精神融于岗位、融于日常、融于人生,用心血和汗水擦亮“永久奋斗”的初心。
无论数九寒天,还是烈日当头,在路口斑马线、在公交车站、在地铁站台,“柠檬黄”公共文明引导员疏导人流、维护秩序,为乘客提供帮助。这个集体荣获“北京榜样”特别奖的时候,我问其中一位金牌引导员:“市民遇到的困难有许多种,你们不可能都能解决呀?”她说:“能解决的我们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就帮着去找到解决的办法。有了帮助他人的一份心,就能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卖房救母的张博研,是北京青年的榜样。小伙子有两大心愿,一个是治好他母亲的病,另一个是成为一名出色的主持人。我们帮助博研联系到了“北京抗癌乐园”,让他的母亲能够得到更多与癌症抗争的勇气和方法。还引荐博研拜著名电视主持人为师,帮助他去成就自己的青春梦想。我们坚信,正能量定能星火燎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从第一届评选开始,榜样身上散发的那种正能量就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也在激励和鞭策着我们,既激发了我们宣传榜样的责任感与激情,也给了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
“北京榜样”都是普通人,他们把自己的梦想和幸福同国家、社会、他人联系在一起,他们来自群众,又回到群众中,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他们用一簇簇火苗,温暖一座城,闪亮新时代!这就是“北京榜样”——平凡中的力量!
我们坚信,“北京榜样”这个优秀群体一定会不断发展壮大,“学榜样我行动”的美好风尚一定会在京华大地经久不衰。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任珊 骆倩雯 王天淇 高健 刘欢 金可 王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