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当时还是北京公交技校学生的张强,被分配到北京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电车保修厂实习。第一次走进位于阜成门外的厂区,17岁的张强就被眼前宽大的场院和停满的无轨电车震撼了。
张强被分配到了电器总成班组,工作内容是负责电车上的电器零件维修。那时候的他不爱说话,性格内向,但身上透着一股子干劲儿。经过十几年的工作历练,张强在前年通过换届选举,当上了保修分公司的团总支副书记。
这个副书记是青年员工们一票一票投出来的,因为张强在他们中有威信,在他们看来有能力。“人的变化不是一天两天,我也是通过车间和团组织的工作,不断与人沟通,慢慢锻炼出来的。”张强觉得,自己变化的契机就是2007年,也就是他正式参加工作的那一年,保修分公司团委成立了团员志愿服务小分队,他参与其中。
“小分队主要是针对本企业,为各个运营车队提供维修车辆保运的职能。”他说。逢重大节日、重要会议和活动,包括夏天、冬天电车容易闹毛病的时候,小分队的志愿者们都要忙活起来。勤奋肯干的张强,在2009年时被集团选派参加到国庆60周年的志愿服务中。那是他第一次到企业外参与志愿服务,心情激动又忐忑。
“当时的服务岗位,是为参加国庆方阵的小学生鼓乐队做随车安保。几次大的演练中,我们先与运送车辆会合,把车辆检查一遍,再去学校接人,然后集中安检,一直送到集结地点,一环接一环流程非常缜密。”张强说,“那几次演练基本上都是在凌晨以后,夜里的气温低,孩子们因为演出需要,穿得都比较单薄,但我没听到有人抱怨,我打心里挺佩服这些小学生,也羡慕他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可以用自己的才艺为祖国献礼。作为他们的护卫者,我感到自己必须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服务好。”
那次志愿服务经历,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要把志愿服务一直做下去的种子。今年,在得知自己成为“先锋志愿者”,将参与国庆70周年的志愿服务中时,张强着实激动了一把。他的岗位是“交通文明志愿者”,被分配到天安门周边维持交通秩序,为市民和游人答疑解惑。
“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光辉奋斗历程,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一名志愿者,一名公交人,一个中国人,我特别自豪和骄傲。”张强说,“这次志愿服务国庆70周年,这辈子都会记住这段经历。我今年三十岁,我一定争取四十岁时再参加一次,把志愿工作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