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破解“师资荒”,北京“园丁”来到和田

2020-10-22 06:29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破解和田“师资荒”

和田市教育局支教办主任徐久浩(左一)向媒体介绍支教教师情况。本报记者 白继开摄

10月16日、17日,随着第十批第一期北京援疆教师陆续抵达和田,新一轮的“组团式”教育援疆工作即将展开。多年来,北京立足和田教育实际,发挥首都教育优势,积极推进“组团式”教育援疆,增强当地教育“造血”能力,引领受援地教育提质增效。

新一批援疆教师共275人,都是当地教育领域的紧缺人才。他们将分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和田技师学院、和田地区一中及和田地区一市三县、兵团十四师有关中小学,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提升当地教育水平。

和田缺乏师资,这是许多人的共识。在第十批第一期援疆教师中,来自北京市第十中学的教师王正平就对此感触颇深。三年前,他作为第九批第一期援疆教师的一员,曾在和田工作一年。这一次他和妻子一起递交了援疆申请书,再次来到和田任教。

其实,不少援疆教师都和王正平有着相似的经历。来自延庆区第一职业学校的康柏利曾四次援疆,前后在和田工作了六年。今年7月,康柏利援疆期满后回到延庆,依然在为和田的教育四处奔波。他说,和田缺老师,尤其是在职业教育方面,师资力量更是短板。这也正是他一次又一次来到和田的原因。

为改变这一状况,北京教育援疆将突破点放在了增强当地教育的“造血”能力上。2018年,北京市大力出资实施大学生支教项目,面向全国大量招聘大学生赴和田实习支教,有效地缓解了当地师资短缺的问题。两年来,通过大学生支教项目留在和田当老师的大学生已达上千人。

22岁的魏恒博就是通过该项目留在和田任教的大学生之一。2019年8月,魏恒博通过大学生支教项目来到和田市阿克恰勒乡第二小学实习支教。期满后,他决定留在和田工作。今年7月,他参加公开招考,成为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的一名教师。谈到在和田当老师与在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他说道,在和田当老师有一种使命感,“来到和田,我感觉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和田市教育局支教办主任徐久浩在和田工作了20年,他对和田教育的变化感触更深。2016年以前,和田招教师非常困难,一些条件艰苦的地方常常没有人报名。他举了一个例子,有学校招聘一名初中物理老师,连续两年都招不上来,直到第三年才终于有人报名。

这样的尴尬,如今已成为了历史。北京援助的大学生支教项目实施以来,两年共投入援疆资金1亿多元,招聘支教大学生约1.2万名。1万余名实习支教大学生的到来,为和田地区解决了五分之一的教师缺口,同时带来了开放的视野和蓬勃的朝气,为和田地区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与此同时,北京援疆教师的规模也有了大幅增长。2018年8月,第九批第二期援疆教师队伍从第一期的54人扩大到219人,支教期限从一年延长为两年。今年,新一批援疆教师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75人,实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覆盖。

今年,北京将进行新一轮“组团式”教育援疆的尝试。根据“组团式”教育援疆的理念,援疆教师将转变顶岗代课观念,积极融入受援地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受援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完善管理制度、理顺运行机制,通过“师带徒”结对帮扶、教学基本功提升训练、开放集体教研活动、周末送教下乡等形式,全方位加强师资培训,为受援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师资队伍。

记者手记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和田,教育不仅能够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援,还是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

和田缺老师。在北京的援疆教师中,二次援疆并不罕见。许多人援疆结束,又因为责任感和使命感回到了和田。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相信“造血”式帮扶将为和田的教育补上短板,再贫瘠的土地也终将开出智慧之花。

责任编辑:詹雨泉(QZ0018)作者:王琪鹏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