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5北京城市发展与文化创新研讨会”召开,与会嘉宾畅所欲言,共话“国际发展新格局下城市与文化的新定位、新传播、新发展”。
“2015北京城市发展与文化创新研讨会”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联合举办,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外语系、国际学院承办。据首都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介绍,近年来文化强国的战略被提到议事日程,因此主办方将今年研讨会主题定为“国际发展新格局下城市与文化的新定位、新传播、新发展”。
研讨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冯培,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静,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吴锡俊,丰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乔晓鹏等与会嘉宾就国际发展新格局下的首都城市建设与发展等议题发表了演讲。
在研讨会现场,冯培教授发表了题为《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演讲,就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文化传播策略进行了探究。此外,《国际新格局下的北京文创产业发展》、《文化传播与文化自信》等演讲也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各方观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石刚
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国家竞争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谁占领文化制高点,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中国的崛起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如何重树?很多学者曾经就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我想借用两个人的观点,一个是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说”,另一个是楼宇烈先生的“文化主体意识说”。中国的崛起依靠文化传播,文化传播依靠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来自于我们对自身文化的理解、认识与热爱。
新华社高级记者、《瞭望》副主编王军
北京旧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结晶,积淀着中华先民营造城市的杰出智慧,是属于全人类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严格执行整体保护的原则,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保护机制,实现旧城复兴,为北京在国际新格局下的城市文化发展,为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复兴提供支撑。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室主任眭谦
城市品牌是传播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一座城市发展差异化的一种选择,品牌源自于文化,品牌塑型,文化立本。城市品牌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通过品牌的塑造能够向外界传达高文化品位的印象。虽然城市品牌理论产生于国外,但是国内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特别是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很多探索空间。
丰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乔晓鹏
北京的功能定位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国际交往中心,在丰台我们也感受到了这个定位。2012年以来,丰台连续举办了多项国际交往活动,例如国际铁人三项赛、大黄鸭全球巡回展、彩色跑和世界种子大会。可以说国际交往中许多活动的举办需要付出多方面的努力,也是我们进行城市文化构建和传播的最好契机点。通过深入思考和实践,丰台总结出三个文化构建和传播方面的有效机制,一是吸纳、包容,促进国际活动本土化,将活动主题设置与本地文化有机融合;二是对话交流,求同存异,让文化显得有张力;三是融合生成,请进来走出去,形成联动和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