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北京市人大代表、通州区区长岳鹏接受记者采访,介绍推进行政副中心各项规划和建设工作。他介绍,年内通州区将开建大外环,形成新城快速交通体系。在教育医疗方面,与中心城区合作,引进3所市级名校、2所三甲医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大外环”构建快速交通体系
今年通州区将实现宋梁路北延、南环环隧、北关大道及跨北运河桥、跨通惠河桥、漷永路一期等一批工程竣工,同时启动城市大外环线道路建设。岳鹏介绍,线路具体位置还在规划中,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快速路,构成通州城区新的交通体系。
在“大外环”内部,通州区将促进微循环道路发挥作用。“首先将打通城区内的断头路,构成主干道路间的微循环体系。其次我们要通过各种措施让这个体系真正循环起来,这样就可以缓解主干道路的拥堵。”岳鹏介绍,微循环道路不能发挥作用,和城市早期规划脱节有关。位于玉桥东路的鑫隆市场有十多年历史,营业后成为附近市民购买小商品的主要去处,但配套设施并不完善。“那里很容易聚集很多人和车辆,造成拥堵。我们将对鑫隆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以缓解周围的拥堵。”
目前在通州城区内部东西向道路多,南北向道路少。岳鹏表示,该区正在规划新的南北向道路,并将拆除果园环岛,优化道路组合。同时通州区还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运河核心区内开设有轨电车,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率。
年内2所名校实现招生
今年通州区将落实北京行政副中心教育发展专项支持计划,与中心城区合作,引进3所市级名校,实施一体化管理,年内力争2所学校实现招生,同时开工建设1所市教委直属学校。
岳鹏介绍,与优质学校的合作始终以共赢为目的。“对方有优质的资源,我们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包括室内篮球馆、操场、实训基地等配套设施,都将在目前引进的学校中实现并逐步完善。”
在办学模式上,今后通州区引进的学校将采取“两校区同一法人”的方式托管。记者了解到,北京二中通州分校已经更名为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校区,人大附中附小规划为东校区,景山学校定名为景山学校通州校区等。岳鹏表示,从分校变成校区,代表着与本校的一体化管理。如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就表示师资均由本校招聘或派出,师资和管理均与本校统一。
这些引进的名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向全市招生,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向全市招生后,首先将解决优质生源外流的问题,同时,由于学校发展空间很大,可实行寄宿制等教学管理方式,从整体上提高全区教育发展水平。
整建制引进2所三甲医院
“十三五”期间,通州区医疗领域将构建“243”格局,即整建制引进至少2所三甲医院,建成潞河医院等4个区域医疗中心,并打造妇幼保健院等3家优质专科医院。据介绍,目前通州区仅东直门医院东区一家三甲医院。该医院由通州区政府与东直门医院合作,在原通州区中医院基础上建立的。自投入运营以来,门诊量不断增加,服务范围已经到达河北省廊坊市等区域。而该区另一医院新华医院也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全面合作,新院址建在了通州城区北侧,投用后将成为北部医疗中心。
同时,通州区也在下大力量改善提升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水平。“今年我们重点推进潞城等5个乡镇卫生院的新建及改扩建工程,根据群众需求新设置了122个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站,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功能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