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长张燕友谈疏解外来人口计划:"北四村"先建后拆

2016-01-24 14:2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昌平区长张燕友——"北四村先建后拆"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马晓晴)1月23日下午,市人大代表、昌平区长张燕友在谈到该区疏解外来人口计划时表示,“北四村”棚户区改造已列入2016年实施计划,将先建回迁楼再拆迁。此外,正在整改的十三陵景区将搭建智慧平台,实现WIFI全覆盖。

人口疏解 “北四村”先盖回迁楼后拆迁

188.9万常住人口中,有100.6万是外来人口,昌平被扣上了“外来人口倒挂的区”的帽子。张燕友表示,近两年来,昌平一直在努力“脱帽”。2015年,昌平拆了310万平方米的违建,关了100多所非正规学校,退出了30多家废品回收市场。去年年底,昌平北部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城北市场的8000多个商户全部清离。2015年,昌平外来人口压减了约8万多人。

张燕友说,2016年昌平将启动“北四村”棚户区改造,目前已列入2016年实施计划。“北四村”指回龙观北部的定福黄庄、史各庄、东半壁店和西半壁店四个村,随着2009年海淀区唐家岭改造,“北四村”的流动人口开始猛增,本村人口6000人,外来人口超过6万人。不仅人口倒挂严重,还被列为市级治安交通消防乱点地区。

张燕友透露,在“北四村”拆迁前,会先启动农民回迁楼的建设。拆迁完成后,这个区域将打造成为一个大健康的区域。其规划当中也考虑了未来在北京工作的人才,将配套建设低价人才公寓,让其能在这里安居乐业。预计改造完成后,加上本地人,这个区域的常住人口将在4万人左右。

此外,张燕友还表示,在回龙观和天通苑这两个大社区建成后,昌平最大的问题就是职住不平衡,因此特别希望适合在北京发展的高精尖产业项目能够疏解到昌平。

为此,昌平预留了很多配套空间,如未来科技城,有300多万平方米的配套产业空间,包括学校、医院、酒店等服务设施。另外,科技商务区也有100多万平方米的优质写字楼将逐步投入运营。

景区整改 十三陵将建智能平台

2015年10月,国家旅游局通报了部分5A级景区的核查情况。其中,位于昌平区的十三陵景区因存在环境卫生差、游览设施不足以及外围市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被严重警告,限期6个月完成整改。

张燕友表示,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十三陵和居庸关景区共“挂账”81项,目前已完成75项。目前仅剩下停车场等问题,由于季节原因无法施工。“一旦天气条件允许,我们就会抓紧整改。”张燕友说。

张燕友透露,十三陵将打造智慧景区,实现WIFI全覆盖,建成景区智能平台。企业资格审查合格后才能进入平台推荐给游客,如果出现投诉,将立即从平台删除,并列入信用体系“黑名单”。景区还将采取外包服务方式,配备统一的讲解员和讲解系统,防止“黑导游”宰客。

此外,昌平线二期通车后设十三陵站,但与景区还有一段距离,下一步将解决地铁与景区接驳,外地游客坐地铁就能直达景区,这也是打击“黑一日游”的举措之一。

责任编辑:刘沁娟(QN0023)  作者:马晓晴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