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俗特辑】厂甸庙会有“七宝”

2016-01-29 15:40 千龙网综合

打印 放大 缩小

“手慢了,红包派完了”,春节前的第一响礼炮好像已然悄悄打响。不是央视春晚,也不是游街的花灯彩车,在如今的人们心中,一切和春节有关的记忆都发生了些许变化。

只有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依稀可以还原那些老北京春节的样貌。这其中就比如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他在文中写到“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这是只属于北京人的年代记忆……

是啊,在北京的春节没了庙会可怎么成呢?论老北京的庙会,那厂甸庙会一定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在老北京人心里的地位就好比是六小龄童之于猴年春晚,如果缺席那一定是没什么看头。若过年不去趟厂甸庙会,在老百姓的心里就是那么的……不舒畅。不出一礼拜就要除夕了,各大公园的猴年庙会都在火热筹备中,今年您想好去哪个庙会了么?

今天小编打算带您穿越回旧京城,忆一忆老北京的庙会。(福利:最后一页有2016年北京春节庙会最新资讯)

厂甸“史记”

厂甸庙会,它还一名儿,叫琉璃厂庙会。顾名思义这开庙会的地儿在琉璃厂。

先说说“琉璃厂”。都说去琉璃厂,淘古玩、淘旧书,但您知道么,这样一个三百年长盛不衰的文化中心,其起源竟然与地震有关。清康熙十八年,北京地区发生了大地震,震级高达8级。清顾景星《白茅堂集》记载:“七月二十八日庚申时加辛巳京师地大震,声从西北来,内外城官宦军民死不计其数,大臣重伤。”北京原来的书市,在慈仁寺,也就是现在的报国寺。在这次大地震中,慈仁寺一带损毁严重,震后,书商们便将书肆转到琉璃厂。于是,琉璃厂便成为新的书市与文化中心,成为藏书家与书迷们的天堂与乐园。《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如己卯本、庚辰本、梦稿本,包括甲戌本,其流传与收藏,都与琉璃厂有关。

[小知识]北京厂甸庙会与上海城隍庙会、南京夫子庙会、成都青羊宫庙会并称为中国四大庙会。

再说厂甸庙会,庙会一般都以庙命名,厂甸庙会则不同,它是以街巷命名的。虽然“逛厂甸”三字是过年的常用语,提起来妇孺皆知,但真正的厂甸确实南新华街往东拐到现在的电话局,再向西一条不起眼却出大名的小胡同。

最后说庙,庙会一定是有庙的,最早的北京庙会始于辽代。厂甸庙会虽说以街命名,但是厂甸也有庙,而且还是三座——除了东琉璃厂路北的火神庙外,还有厂甸旁边的吕祖祠和土地庙(PS:现在这三座庙都已改作他用或被拆除了“一元复始报春回,厂甸游人迤逦来。但见街头陈百货,准知吕祖庙门开。”(出自《厂甸竹枝词》),这说的就是吕祖庙。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