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跑腿"能让百姓省多少事? 第21期

2016-03-18 14:16   作者    编辑 李红英(QN0016)

2015年,"证明你妈是你妈"引发公众对“奇葩证明”的吐槽。继而,国家开始要求各地简化办事流程。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我们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这不,今年3月份,北京出台了相关方案,强化数据跑腿,来换你办事的爽。小编选用几个热槽点,结合新方案,告诉你"数据跑腿"能帮你省多少事儿,怎么实现,啥时候完成。

能为我解决啥问题?

【槽点· 奇葩证明】

证明活着

 

除了证明你妈是你妈,还有证明活着、燃气本丢了、菜刀丢了、赡养父母了等等,据媒体报道,一个小小的社区居委会,开具的奇葩证明能有十几种。

【方案】一批证明将被清理

公布的方案中,明确要求将清理规范各类证件、执照及证明,今年将制定实施工作方案。

将以方便群众办事为原则,进一步精简证明事项。其中明确要求,凡属于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事项或应由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调查核实的事项,将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

对于一些功能相似相近的证件、执照和证明,原则上要予以优化整合。此外,一些管理权还将“下放”——对于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基层管理更为方便有效的证件、执照和证明,原则上要下放基层管理。

这个月,申请保障房取消5项证明,主要为个税缴纳凭证、社保缴纳凭证、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单位情况,以及无业、失业人员收入证明等材料。1项证明材料将予以调整,即关于住房情况证明。

【槽点· 循环证明】

1446212448568

 

“去年9月份,北京市民政局停止向任何部门和个人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虽然是好事一件,但是却引发了质疑。因为民政局不开,单身证明和已婚证明还是需要的呀!包括买房、贷款、迁户等等。去哪儿开成了百姓关注焦点。”

【方案】一些事项由行政机关调查核实 无需个人证明

方案提出,将以方便群众办事为原则,进一步精简证明事项。其中明确要求,凡属于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事项或应由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调查核实的事项,将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

由市经信委牵头负责,建设“证照库”“法人一证通”,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减少重复报送和“循环证明”。办事部门可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方式获取相关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其他部门办理的相关证件、文件可说明或证明相关情况的,不得要求申请人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槽点· 跑断腿儿】

64

在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凭有效并且通过审核的“五证”,方可接受信息采集并入学。要开齐“五证”,至少要从区县人社局、工商局、公安局、住房管理部门和居住地街道办、教委等部门“盖章”验明正身,再上交材料等待审核。

【方案】便民服务有望“全城通办”

根据方案要求,将探索建立市区联动、就近办理、全城通办等工作机制,促进办事部门公共服务相互衔接。

推动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并实行统一编码管理。优化服务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等工作模式。

另外,由市教委研究制定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区政府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公布实施细则,并建立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的联合审核机制。

怎么实现?

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和办事指南 政府网站要公布

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区政府要在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并公布本部门、本地区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列出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

重点明确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

要对所有公共服务事项逐项编制办事指南,列明办理依据、受理单位、基本流程、申请材料、示范文本及常见错误示例、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理时限、咨询方式等内容,并细化到每个环节。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和办事指南等要通过政府网站、宣传手册等渠道向社会公布。

啥时候落实?

各区、各部门三月底上报简化流程方案

方案要求,各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在本月底前,制定上报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具体工作方案。

今后,本市将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加大问责追责力度,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懒散拖、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及服务态度生硬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