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期
北京养老新名词频出 哪款养老方式适合您?
2016-04-25 15:42 作者 编辑 李红英(QN0016)
4月25日起,南锣鼓巷自愿取消3A景区资质,暂停接纳旅游团。消息一出,人们不禁为政府保护北京文保区、保护原住民生活环境的新政而叫好。然而尴尬随之而来,旅游旺季10万人次的客流量,早已让南锣名气暴涨的同时又不堪重负,仅靠一纸公告能否挡住游客纷至沓来的脚步?
通常,各旅游景区都十分在意其等级标准,等级越高,景区知名度、受欢迎程度也越高。值得关注的是,南锣宣布从25日起停止接待旅游团队的同时,还主动撤销了其国家3A级景区资质。这又是为何?
东城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于4月12日举行专题会议,认为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要求,南锣鼓巷已不符合国家AAA景区标准:一是南锣鼓巷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不属于封闭式景区,周边与居民区相连,无法形成旅游线路环线,不利于游客疏导,也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
二是南锣鼓巷客流严重超过了景区核定容载量,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存在人员踩踏等严重安全隐患;
三是周围交通压力巨大,前来参观游览的团队大巴车和私家车数量猛增,造成周边交通堵塞严重,极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有鉴于此,委员会决定取消南锣鼓巷国家AAA级景区资质。
南锣鼓巷取消国家3A级景区资质后,东城区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已致函各大旅行社,通知“五一”期间在旅游线路中取消该景点的游览,普通散客不受影响。
据报道,有导游表示,这两年南锣的知名度在外国游客中越来越高,很多人会主动要求来这里参观。一位“观光国旅”的导游也表示,即使团队不让进了,肯定还会有游客想来。可以想像,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南锣依然会是那个摩肩接踵的南锣。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表示,南锣鼓巷主动取消3A级景区资质,对于景区而言,这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放弃3A景区头衔,是想淡化南锣作为3A“景区”的角色,从而达到限制人数的目的。但南锣已经是名声在外的景点了,取不取消3A对于它的品牌形象影响也不大。
虽然南锣对旅游团队say no,但旅游团照样接招:采取巷口解散、定时集合的方式继续在南锣游览。团队看不见了,但游客还是那些游客,让南锣“限流”显得苍白无力。
对此东城区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在执行过程中,不光是旅游部门,还需要联合交通、城管、公安等部门一起联动实施。
然而,这种管理又是否有效呢?一位负责日常安保巡逻的保安表示,他们虽然知道要限制团队游客的消息,但并没有人告诉他们具体需要做什么。
25日,10点30分,一辆新月公司的车停在牌楼前,20多位游客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直接进入。
25日上午,东城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到南锣鼓巷胡同口向游人发放《关于南锣鼓巷暂停接待旅游团队的通告》。东城区旅游委副主任宋叙表示,目前没有法律规定不能来南锣鼓巷参观,工作人员只是进行劝导,但不会限制游客出入。
中国旅游研究院规划所所长马晓龙表示,暂停团队游览,属于比较“懒政”的做法。单纯搞一刀切,对于那些没有自由行能力的外地游客来说是不合理的。
同样是限流,故宫的做法强硬得多——门票限制发售,团体不得现场买票。相比之下,南锣的“硬伤”显而易见:这里是开放区域,没有围墙也不收任何门票。一纸公告能否限制旅游团并起到限流作用,效果难免尴尬。
■ 运用技术手段限流
中国旅游研究院规划所所长马晓龙提议用技术手段限流。
国外很多开放式公园是不收门票的,游客可以在网上预订,现场刷二维码进入。其实南锣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当地居民可以通过凭证随意出入,然后让游客去网上免费预约,再在现场设置一些扫码装置和工作人员,总之有很多技术手段可以考虑。
■ 开发新的景点实现分流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表示,北京城区内类似南锣的带有老北京文化特色的街区、胡同还有很多,比如五道营胡同,或是其他一些待挖掘的地方。应该加大这些类似街区的宣传和推广,从而实现分流。
■ 打通围栏院墙 多口进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学博导邹统钎表示,未来南锣应该考虑建立一个便于人流聚散的系统,比如南锣鼓巷整个街区除了主干道,还包含很多小胡同、小街巷,能否尝试把一些围栏、院墙打通,或者使游客能够从各个胡同口很方便地进入街区,解决目前南北两个主入口拥挤的现状,有效地分散人流。
其实,想感受老北京风情,真的大可不必去人满为患的什刹海和南锣鼓巷。小编给各位看官推荐几个可去的胡同。他们有原住民的人气儿,有老胡同的韵味儿,也有纷至沓来的各式创意店铺、设计机构,兼具京味儿与时尚,最妙的是难得的清净。
■ 杨梅竹斜街
杨梅竹斜街是连接大栅栏和琉璃厂东街的一条胡同。清末和民国时期,这里风雅和风骚兼具,既汇集了多家书局书店,也是著名的高级娱乐场所,“鲁迅、梁实秋等名人曾多次来此饮酒作乐。蔡锷也是在此结识小凤仙。
杨梅竹斜街改造之后,绝大部分原来的居民都留了下来,因此,这条街从生态上还算是“老北京”的,还是胡同居民的——而不是唯游客的。如果想找北京的一条胡同,能吃能喝能逛能买,又能和原住民及设计师聊天,那就是杨梅竹斜街了。
线路:地铁2号线前门站C口出,步行约600米
■ 五道营胡同
在这条胡同里有很多有意思,很有情调的特色餐厅、咖啡馆、小店,店后身儿就是大杂院和民居。早上可以看到穿着拖拉板,端着搪瓷大碗出门买豆腐脑的大妈。晚上可以见到穿着时尚的文艺青年。胡同里,老外蹬着自行车自由的穿梭其中,孩子们在沙子堆上刨坑嬉戏,赶巧了还能听到“磨剪子嘞……镪菜刀”的吆喝声......
比起南锣鼓巷,全长只有六百多米的五道营胡同的店铺数量相对少了许多,但这里的店铺却显得独具品位,如“栋梁”、“能猫商店”两家服装店集中了当前国内较优秀的独立原创设计师品牌;经营怀旧老货的“另存为”小店因为是彭浩翔电影《指甲刀人魔》的拍摄地而颇有名气;可以交换物品的“CHANGE”交换商店吸引了不少人关注。
线路:乘坐地铁2号线,在“安定门站”或“雍和宫”站下车
策划:王立立 执行:李红英